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DNA拓扑异构酶Ⅱ与细胞增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增殖的核心事件是DNA复制与细胞分裂,DNA拓扑异构酶Ⅱ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细胞增殖标记物的局限,DNA拓扑异构酶Ⅱ作为细胞增殖标记物的意义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作者就近年来人们对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认识及其作为细胞增殖标记物的价值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2.
异位胰腺是指存在于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之外的的孤立胰腺组织,又称迷路胰腺组织,多发生于上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由于内镜技术日益普及,国内陆续有文献报道。本文总结了3例经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的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以达到加深对该病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folate acid,FA)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it B_(12))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各期中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KD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分期标准分为1期组31例、2期组39例、3期组58例、4期组40例、5期组72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5组患者和对照组血清Hcy、FA、Vit B_(12)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血清尿酸(uric acid,UA)、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血尿氮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并分析Hcy、FA、Vit B_(12)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组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5组FA、Vit B_(12)水平显著降低(P<0.05),5组UA、Scr、BU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cy与UA、Scr、BUN呈显著正相关(P<0.05),FA、Vit B_(12)与UA、Scr、BU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cy、FA、Vit B_(12)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以及肾功能存在密切联系,三者水平可有效反映CKD患者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在CKD临床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纳入对象分别采用X线、CT、MRI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形态学改变、骨折线、椎管狭窄、附件骨折检出率情况。结果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检出椎体形态学改变的比例相同,均为100%(P0.05);CT扫描检出骨折线、椎管狭窄、附件骨折检出率分别为91.1%、22.2%、20.0%,均高于X线检查和MRI检查(P0.05),MRI在鉴别陈旧性与新发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学上有优势。结论X线检查作为传统的骨折首选检查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仍具有初步诊断的价值,CT检查可以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旧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及死亡应对能力量表对河北省7所医院的441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死亡焦虑总分为7.66±1.91;死亡焦虑与自尊及死亡应对能力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薪资、参加死亡教育、自尊及死亡应对能力是死亡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9.0%。结论 肿瘤科护士死亡焦虑处于较高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予以重视,并制订和落实针对性干预方案以缓解肿瘤科护士死亡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初步探讨胰岛素加维生素C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只)、SAH组(10只)、SAH+胰岛素组(10只)、SAH+维生素C+胰岛素组(10只)。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治疗组动物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30min开始给药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在实验第5天采用灌注固定法处死白兔,取基底动脉和相邻部分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测量基底动脉的横截面积以评估CVS的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R)的表达。结果维生素C和胰岛素联合应用组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为(410688.90±19618.13)μm^2,对照组为(462107.90±42999.4)μ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组和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组血管横截面积分别为(236486.37±8721.3)μm^2和(245787.8±23878.1)μ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受体在SAH组和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组表达明显下调,而胰岛素和维生素C联合应用显著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结论维生素C和胰岛素联合运用可有效缓解兔实验性SAH后的脑血管痉挛,而单独应用胰岛素未能缓解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67.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护理的经验。方法 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4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均经彩超或CT证实,采用非手术治疗,对4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应性分析。结果 4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成功率100%痊愈出院。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观察伤情变化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类型,以斜疝比例较高,从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管内环突出,随着病情发展斜行穿越腹股沟管,出腹股沟管外环形成,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治疗一般采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可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术式。作者以近年来经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术式的疗效何者更优。  相似文献   
6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目的:观察复方芥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为主型IB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腹泻为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予复厅符氨酰胺肠溶胶囊(500mg,3次/天)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mg,3次/天),疗程2周。治疗7天和14天后询问并记录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组为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二联活菌肠溶胶囊(92.5%对60.0%,P〈0.05),两组对腹痛、腹胀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均对腹泻为主型IBS有效,但前者治疗腹泻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0.
闫伟  王继恒  曹建彪 《胃肠病学》2008,13(10):639-640
病例:患者女,38岁。因“腹胀2周加重伴腹痛1周”于2008年3月2日拟“不完全性肠梗阻”收治入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1周前腹胀加重,伴腹痛,遂到门诊就诊,予灌肠后可排稀便,但腹胀症状无缓解。患者已婚,未孕。既往有胆囊炎史;有长期便秘史,大便干燥,呈羊粪球状,约1次/6.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