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外科医学流程繁杂、操作很多,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手眼系统协调能力和熟练度,这就必须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同时由于手术操作往往是不可逆的、有创的,因此外科实践教学风险也较大,同时,随着医疗模式的改革以及病人维护合法权益意识的增强,对医学生临床应用基本技能的提高以及临床应用中实际问题的处理,也成为了目前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文献研究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中医及针灸诊治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中,中医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文献,并采用Excel、SPSS 21.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实现数据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147频次中药使用,50种中药,应用频次前4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甘草、白术、陈皮,按照功效分为13大类,其中泻下药、补虚药、行气药使用频率较高。二项关联排前4的药对是茯苓-甘草,白术-甘草,芒硝-大黄,党参-甘草;三项关联分析关联度最高的是茯苓-白术-甘草。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四类药物组合。本研究涉及36频次穴位使用,穴位共涉及15个,应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依次是天枢、中脘、足三里。按照归经,可知共涉及6条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使用频率最高。二项关联排前二的是天枢-中脘,中脘-足三里;三项关联排前二的是气海-天枢-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脘。聚类分析结果共得三类穴位组合。结论 中药治疗急性胃肠损伤(AGI)以承气汤与香砂六君子汤为主,体现了AGI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急性胃肠损伤(AGI)常用的穴位多为经脉所过胃、肠腑,有三组。本研究为今后临床急性胃肠损伤的患者提供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3.
薛艳秋  王子瑶  钱风华 《吉林医学》2011,32(22):4725-4726
<正>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或部门整体竞争的标志,医疗市场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优势的竞争。随着我国对外资医院逐渐开放及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的不断涌现,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最关键和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44.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45.
心悸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脏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心悸古已有之,然古今异气,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心悸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现代医学主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单纯“对抗”“阻抑”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且易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射频消融术、切除异位兴奋灶等有严格适应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且症状改善程度因人而异。中医药在心悸临证治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往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是一种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兼备考核和教学功能。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可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抗炎细介质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50例,其中存活41例,死亡9例,另选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患者进行病情程度的评分,并测定血清中炎症和抗炎症介质的浓度。结果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APACHEⅡ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与生存组相比较,死亡组IL-10水平、IL-10/TNF-α值有所升高;IL-10/TNF-α与APACHEⅡ评分分值呈线性趋势(P<0.05),相关系数r=0.367,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炎症介质TNF-α、IL-10、APACHEII评分升高,死亡组IL-10、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IL-10/TNF-α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186例,调查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检测血清CRP、PCT、D-Di水平。结果 1中医证型以热入营血证(27.96%)、瘀毒内阻证(26.89%)、热毒炽盛证(22.58%)多见。2热入营血证CRP水平最高,热毒炽盛证、瘀毒内阻证、气阴两虚证CRP水平与其相近(P0.05),均明显高于邪毒袭肺证(P0.01);各组CRP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3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PCT水平明显高于邪毒袭肺证(P0.01),其中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高于气阴两虚证及热毒炽盛证(P0.01);各组PCT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4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的D-Di水平均高于其他各证(P0.01),瘀毒内阻证D-Di水平明显高于热入营血证(P0.01);各组D-Di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中医证型以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多见;联合检测CRP、PCT、D-Di,对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四逆升降散对改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效果。方法将9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四逆升降散,对照组加用四逆升降散安慰剂, 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T_0)、治疗第3天(T_1)、治疗第7天(T_2)受试者胸液水平(TFC),以及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同时,比较2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28 d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T_1和T_2时点CO、CI、SV、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_2时点SVV、SVR、S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_2时点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与T_1时点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RT使用率、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可用于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估。四逆升降散可以降低胸液水平,增强心脏泵功能,减轻患者体内液体负荷,从而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0.
脓毒症作为一类复杂性、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可存在多个病性证素及病位,病情变化复杂,阴阳理论能从多个层面呈现脓毒症的宏观及微观变化.本文基于中医阴阳理论从心肾代偿能力、血流动力学变化、免疫反应3个方面探讨脓毒症的客观辨证,以期建立更全面化、客观化的中医诊疗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