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考察第二代可吸收复合增强螺钉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基于比格犬股骨骨折固定模型,连续观察12周,考察螺钉弯曲强度及其衰减率和生物吸收率(BAR),应用X线摄片、光镜和电镜观察骨折固定、骨小梁、骨痂等生长情况,并与第一代PDLLA螺钉比较。结果可吸收复合增强螺钉的弯曲强度在第2、4、8、12周时均高于第一代螺钉,弯曲强度衰减率均低于第一代螺钉;两种螺钉的弯曲强度术后前8周衰减较快,8周后衰减趋于平缓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重塑改建;同时两种螺钉在各时间段的生物吸收率无差异;另外与第一代螺钉比较,第二代可吸收复合增强螺钉动物更早出现骨组织损伤后坏死组织,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的变化,且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更明显、典型,X光片也提示骨折临床愈合更早。结论第二代可吸收复合增强螺钉能更好的满足临床上对骨折内固定材料力学强度的要求,另外更有利于纤维性和骨性骨痂等骨组织愈合指标的形成。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致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致椎体严重压缩骨折16例,2节段10例,3节段4例,4节段2例,其中9例合并椎管狭窄。结果 16例术后随访11~42个月,平均22个月。复查X线片见螺钉的方向、长度均满意,原伤椎未进一步压缩,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胸腰部及腿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脊柱融合好。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适用于不能行椎体成形术的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它具有安全、可靠及缓解疼痛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9例Pilon骨折,依据Ruedi-Allgower分型,分别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随访9~18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9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很多,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报告结局及近期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选择拟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入组, 按1∶1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机器人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患者报告结局和近期临床结局(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质量和术后近期恢复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 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有237例患者纳入改良意向治疗分析(机器人组120例, 腹腔镜组117例)。男性180例, 女性59例;年龄(63.0±10.2)岁(范围:30~85岁)。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16.7%(20/120)比15.4%(18/117), χ2=0.072, P=0.788]。机器人组在一般健康状况、情绪和社会领域的患者报告结局评分更高, 其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般健康状况:χ2值分别为275.68、3.91、6.38...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总结圆斑蝰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1例圆斑蝰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分四组:未使用抗蛇毒血清组(A组,15例)、抗蝮蛇毒血清组(B组,25例)、抗五步蛇毒血清组(C组,7例)、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联用治疗组(D组,14例),比较不同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对靶器官保护作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中、重度患者57例(93.4%),发生蛇毒诱发消耗性凝血病(VICC)39例(63.9%)、急性肾损伤(AKI)42例(68.9%),出院时治愈、好转47例(77.0%),死亡2例(3.3%);四组间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改善和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组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优于A、B组(P<0.05),B组肾功能改善不及A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提示三种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圆斑蝰蛇咬伤早期易出现VICC和AKI,导致多脏器、颅内出血及多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东莞东华医院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常规及各项临床检验指标。结果心血管事件组SIRI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Z=-3.558,P<0.001),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年龄更大(χ^(2)=-3.901,P<0.001),且白细胞计数(t=-3.104,P=0.002)、红细胞分布宽度(t=-2.746,P=0.006)、中性粒细胞计数(t=-3.117,P=0.002)、单核细胞计数(t=-2.492,P=0.013)、三酰甘油(Z=-2.508,P=0.012)、C-反应蛋白(CRP)(Z=-2.035,P=0.042)、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Z=-2.552,P=0.01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Z=-2.277,P=0.023)更高。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高SIRI水平是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07,95%CI:1.236~4.305,P=0.009)。ROC曲线分析显示SIRI、MLR、NL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0.626、0.612,Youden指数分别为0.326、0.202、0.1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5、0.35、4.98,灵敏度分别为87.23%、70.21%、40.43%,特异度分别为45.31%,50.00%,77.34%。结论SIRI是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