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发生情况,以及脉压差与小动脉硬化型 脑 小 血 管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头部磁共振( MRI )检查,观察患者脑白质高信号( WMH )发生状况,并采用 Fazekas 视觉评分法对 WMH 进行评分。 完善 24%h 动态血压检查,记录患者脉压差,按照血压日夜变异情况,将其分为日间脉压升高( PP 日)和夜间脉压 升 高 ( PP 夜 ); 按 照 脉 压 差 大 小 分 为 ≤40%mm%Hg ( PP1 组 )、 41~60%mm%Hg ( PP2 组 )、 61~80%mm%Hg ( PP3 组 )、 >80%mm%Hg ( PP4 组)等 4 个亚组,对比各组 WMH 发生率、 Fazekas 视觉评分、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脑血流( CBF ),并分析脉压差与 WMH 出现率、 Fazekas 视觉评分及 CBF 的相关性。 结果:经 24%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为 ( 52.64±15.28 ) mm%Hg ; 经头部 MRI 检查结果显示, 100 例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发 生 WMH%46例,占 46.00% ; 46 例发生 WMH 的患者 Fazekas 视觉评分为( 1.72±0.54 )分;经 24%h 动 态 血 压 监 测 ,结 果 显 示 , PP 日89 例, PP 夜 11 例;两组 WMH 发生率、 Fazekas 视觉评分、 CBF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 ); PP4 组 与 PP3 组WMH 发生率高于 PP2 组与 PP1 组, Fazekas 视觉评分高于 PP2 组与 PP1 组, CBF 低于 PP2 组与 PP1 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 P <0.05 );经 Pearson 相 关 性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Fazekas 视 觉 评 分 、脉 压 差 与 CBF 呈 负 相 关 ( r=-0.451 、 -0.624 ,P<0.05 ); Fazekas 视觉评分与脉压差呈正相关( r=0.402 , P<0.05 )。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缩小脉压差、强化降压等手段预防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持续性偏侧头痛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持续性偏侧头痛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制定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诊断标准收集病例.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尺度数字分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分析12例持续性偏侧头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12例病例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20~73岁.在头痛基础期疼痛程度评分为(3.75±0.87)分,疼痛加剧期为(9.08±1.08)分;12个患者在疼痛恶化期均具有同侧下列部分或全部三叉自主神经症状:流泪、球结膜充血、流涕、鼻塞.全部病例均使用了吲哚美辛口服治疗,全部有效;5例使用维拉帕米预防治疗,3例有效,2例无效;3例使用了托吡酯预防治疗,2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后9例头痛发作完全停止,3例恶化次数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应提高对持续性偏侧头痛的认识,首选吲哚美辛治疗,维拉帕米或托吡酯可作为预防治疗的选择,以提高长期治疗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颅内皮层大结节对结节性硬化症(T SC )患者癫?发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颅内皮层结节的测量寻找颅内皮层大结节,定义为在皮层结节长宽高3个平面中,至少有2个平面的直径≥3 cm。观察颅内皮层大结节对T SC患者癫?发作及其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入组89例伴有癫?发作的T SC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癫?发病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个月,最大为28岁。通过测量皮层结节发现36例(40%)患者符合本研究定义的皮层大结节。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皮层大结节与痉挛发作史( P=0.022)、多种发作类型( P=0.014)、智力低下( P=0.024)及难治性癫?( P=0.04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皮层大结节的患者容易出现痉挛发作及多种发作类型,患者更易出现智力低下和难治性癫?,因此对于存在皮层大结节的患者需考虑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一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RC)对两组患者的智商和记忆商进行测评,并比较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智商、 操作智商、 总智商和记忆商得分分别为(95.4±8.5)分、(94.8±12.5)分、(92.8±7.5)分和(93.5±8.2)分,均高于治疗前的(89.5±7.2)分、(91.5±10.1)分、(88.5±6.9)分和(82.5±10.0)分,且也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5.4±6.8)分、(80.6±9.8)分、(80.1±5.9)分和(76.9±8.2)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智商和记忆商均见的下降,均低于治疗前各分数,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果,可为以后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 Dex )对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老年良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良性脑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2~74岁,体重55~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和Dex组(D组),各30例,D组于常规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Dex负荷量0.5μg/kg,继之以0.4μg/( kg· h)持续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45~55之间,观察两组注Dex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头皮时(T2)、钻颅骨时(T3)、缝皮时(T4)、气管拔管时(T5)、气管拔管后1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6、24 h 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采用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结果 C组MAP和HR不同时点波动较大,而D组在T1下降后趋于平稳(P<0.05)。与C组比较,D组MoCA评分升高,血清S100β和NSE的浓度降低(P<0.05)。 C组与D组发生POCD分别有17例(56.7%)、8例(26.7%),D组较C组POC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对老年患者循环干扰小,可升高术后早期MoCA评分,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地尔硫卓浓度的HPLC - MS方法,并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地尔硫卓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的方法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80 ng,采用HPLC - MS法测定人血浆中地尔硫卓的浓度,估算地尔硫卓的药动学参数及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血浆中地尔硫卓的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认知及精神障碍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抗体类型、临床症状、MMSE诊断结果、治疗结果、随访复发率等。结果 90例患者以抗NMD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达90%(81/90)。常见临床三大表现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中仅9例(10%)患者为单一障碍,66例(73.33%)患者合并2种障碍,15例(16.67%)患者同时兼具3种障碍。90例患者中,经MMSE判定符合明显认知障碍共69例(76.67%),临床诊断60例(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6,P=0.137)。患者认知障碍明显改善。出现癫痫者均遗留癫痫,发作频率约1~2次/月。抗LG1抗体与抗CASPR2抗体患者首发症状均存在癫痫,治疗后的发作频率约4次/月。54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随访期间共2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26.67%(24/90)。其中老年患者复发率为60%(9/15),未成年患者50%(6/12),青中年患者14.29%(9/63)。青中年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老年患者(连续校正χ2=11.809,P=0.001)与未成年患者(连续校正χ2=5.959,P=0.015)。结论 AE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与认知障碍,在抗体检测基础上结合特异性临床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免疫治疗方案对于抗NMDA抗体阳性的患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预防治疗丛集性头痛发作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与泊尼松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按照就诊号奇偶性将丛集性头痛患者分为维拉帕米组(23例)与泊尼松组(22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1周与治疗后第1周、第2周的发作频率、止痛药使用数量.结果 维拉帕米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的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第1周有明显减少,分别从每周8.78次减少至2.52和1.3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泊尼松组分别从每周8.09次减少至2.95和1.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止痛药使用数量从8.09片减少至1.65片和0.48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泊尼松组从7.77片减少至2.59片和1.36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拉帕米和泊尼松均能有效预防丛集性头痛发作,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正品檀香及其市售混伪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特征性鉴别点。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挥发油含量测定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自动解卷积定性系统(GC-MS-AMDIS)自动智能化成分鉴定等手段,对正品檀香及其市售混伪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性状鉴别中,檀香独有的奶香味为其鉴别点;显微鉴别中油脂的颜色,分布及方晶数量可用于区分正伪品;伪品的挥发油成分与正品檀香差异较大,且不以檀香醇为主要成分;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可作为最准确、简便的检验手段,用以判断檀香样品是否符合药典标准的规定。结论 建立正品檀香及市售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并给檀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血浆F1+2及D-D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及低温组,观察其在溶栓前和溶栓后不同时点的F1+2及D-D水平。结果尿激酶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抑制F1+2及D-D。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具有一定影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