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搜集近6年的文献,从抗自由基氧化、调节免疫、调控衰老基因、调节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对针刺抗衰老作用的基础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对今后针刺抗衰老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微循环灌注和斑块的影响。方法:明确诊断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62例,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按目前是否使用胰岛素分为:单纯口服降糖药组和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胰岛素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性别3支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校正帧数(CTFC)结果,来评价冠脉血流灌注。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IVUS斑块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斑块无论是在体积,形态和组成成分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合用胰岛素组患者无论性别,3支血管的CTFC帧数均要少于单纯口服药物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中,注射胰岛素对于改善冠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影响。但对已经存在的动脉粥样斑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3.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和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均为多基因介导、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慢性复杂疾病。核因子KB(nuclearfactorkappaB,NF-KB)是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在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参与包括DM和CAD在内的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证实小泛素样修饰蛋白4(smallubiquitin—likemodi—tier4,SUM04)使NF.KB的抑制剂IKBct免于降解,负性调节NF—KB的转录活性,另外游离的NF—KB能够与SUM04基因启动子结合并激活SUM04基因的转录。而SUM04基因多态性导致NF—KB活性显著增加,并与DM和CAD的易感性相关。此文主要就SUM04基因多态性对NF—KB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其在DM和CAD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6.
香蕉抗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香蕉的抗血浆脂蛋白氧化作用.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空腹食用新鲜香蕉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序列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观察各血浆脂蛋白过氧化程度以及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香蕉食用后受试者血浆VLDL、LDL和HDL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降低,分别减少29%、25%和30%;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LDL氧化延滞时间明显延长,从(64±29)min延长至(83±36)min,提示LDL氧化易感性下降.结论新鲜香蕉可降低脂蛋白过氧化程度和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 对30例经临床,心电图,X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肺动脉闭锁及其他复发畸形的病人,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时中心肺动脉观察不满意,而行EBCT检查,心血管造影主要包括右心室,主动脉及选择性肺侧支造影,EBCT采用心电控的单层序列增强扫描,扫描分层厚分别为1.5,3.0,6.0mm以双盲法分别由2组,2位以上有经验的医师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认为 ,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可以准确估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伸张径 ,其直线回归方程为 :ASD伸张径估测值 =1 0 5×超声测量值 (mm) +5 4 9。本研究即验证该公式评估ASD伸张径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0年 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单纯性Ⅱ孔型ASD 2 0例。所有患者在封堵治疗前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 ,用球囊测得ASD伸张径 ,作为金标准。导管检查前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取剑下四腔心长轴和短轴切面下ASD直径的平均测量值 ,计算出ASD伸张径的超声估测值。比较超声估测值和球囊测量值 ,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计算回归系数。所有数据均经正态性检验 ,组间变量行配对t检验。结果 :由超声测量值 (9 8± 2 9)mm计算出的伸张径估测值 (15 8± 3 2 )mm与球囊测量值 (15 5± 4 0 )mm之间有良好相关 (r =0 9,P <0 0 0 1,S x=2 4 )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超声心动图方法估测ASD伸张径可作为封堵治疗病例选择和Amplatzer型号选择的临床标准。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糖尿病对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2月至2005年5月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62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患者262例(对照组),平均随访8个月,患者均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不良心脏事件(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靶病变重建)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评价糖尿病对Cypher支架临床近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1.2组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糖尿病组无死亡,6例于术后第2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无死亡,11例于随访6个月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晚期管腔绝对内径丢失分别为(0.06±0.02)mmvs(0.04±0.02)mm(P>0.05),相对内径丢失分别为(2.32±0.19)%vs(1.63±0.14)%(P=0.03)。因再狭窄行靶血管重建者分别为33例(12.60%)和26例(9.92%)(P>0.05)。回归分析显示,相关血管大小和相对管腔内径丢失与再狭窄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Cypher支架安全有效,但相对内径丢失明显,糖尿病合并小血管可能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高龄(≥65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高龄(≥65岁)ULMCA患者427例(210例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17例行CABG),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以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7.0(5.2,8.1)年,校正前结果显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1.544,95%CI:1.003~2.375,P=0.048)。卒中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HR=3.089,95%CI:1.332~7.162,P=0.009)。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PCI组显著高于CABG组(HR=0.278,95%CI:0.159~0.486,P0.001)。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545,95%CI:0.951~2.510,P=0.07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19,95%CI:0.314~1.222,P=0.167)。MACCE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70,95%CI:0.550~1.079;P=0.129)。经Cox多因素分析校正后,CABG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仍显著高于PCI组(P=0.048),CABG组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PCI组(P=0.011),PCI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P=0.027),主要由于PCI组较CABG组显著升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P0.001),死亡、心肌梗死经校正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较PCI治疗高龄ULMCA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显著升高,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