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作者采用自拟的问卷调查了878名护士。要求记录前两周、本周及下周本人轮班工作的次数和白班、晚班、夜班以及做的其他工作,特别要求如实记录睡眠和觉醒时间。作者还参照美国全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有关美国人轮班工作的调查材料,收集了下述方面的内容,包括:①睡眠的质量;每月饮酒情况;是否按医生处方或非处方服药,或其他帮助睡眠的措施以及安眠药等。②在工作中的瞌睡情况,过去一年中是否在开车时有发困、工作时打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事故、差错或失误,包括开车事故,工作程序错误,发错药,工作中自我误伤与睡眠或倒班的关系。Minors 的研究证实,固定睡眠的丧失可引  相似文献   
42.
<正>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疾病,病毒在多因素诱发刺激的作用下侵犯神经节,致使其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1]。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即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PHN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5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50岁以下者的14倍[2],其临床上多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研究的进展使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不断深入。针对合并特定的DNA损伤修复基因(DNA repair genes,DRGs)突变,包括同源重组介导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mediated repair,HRR)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症患者,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可通过抑制DNA的修复介导存在该类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死亡。自2014年PARP抑制剂被首先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以来,针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和PARPi的研究不断进行,如今PARPi在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中表现不俗。本文就PARPi在mCRPC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对已发表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讨论,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44.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中应用依诺肝素0.5mg/kg抗凝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评价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0.5mg/kg经动脉鞘管一次性注射的方法进行抗凝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择期PCI术的患者60名.先将依诺肝素按0.5mg/kg的剂量经动脉鞘管一次性弹丸式注入,然后按常规进行手术,术后即刻拔出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前及注射后1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24小时分别测定血浆抗Xa因子活性.观察术后1个月内出血并发症、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塞及急诊血运重建情况.结果共有60人完成了研究,共处理了121处病变,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8%.注射依诺肝素后10分钟血浆抗Xa活性达到峰值(1.23±0.32)IU/ml,此时所有患者的抗Xa活性均>0.5IU/ml;给药后1小时96%的患者血浆抗Xa活性>0.5IU/ml;给药后2小时该比例下降至53%;给药后3小时下降至16%.住院期间出现死亡1例(1.7%),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塞1例(1.7%),轻微出血并发症2例(3.3%).出院至术后1个月无新的不良事件出现.结论对中国人而言,择期PC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0.5mg/kg经动脉鞘管一次性注射的方法进行抗凝是安全、有效的,有效的抗凝强度至少可以维持1小时.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在老年及瓣膜钙化程度重的患者中的 6个月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行PBMV患者 6 82例 ,以血液动力学评价术前及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 ;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和术后 6个月二尖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 结果 PBMV有效缓解二尖瓣口的机械性狭窄 ,引起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 ,肺动脉压力下降及二尖瓣口面积 (MVA)增加 ,两组患者均获益 ,老年组分别平均下降 (9 1± 1 1)mmHg、(10 9± 2 2 )mmHg、(9 1± 1 5 )mmHg、MVA增加 (0 5 2± 0 16 )cm2 ;非老年组分别为 (8 9± 2 4 )mmHg、(7 3± 0 8)mmHg、(7 3± 2 3)mmHg、MVA增加 (0 6 6± 0 11)cm2 。超声随访结果显示 ,PBMV疗效稳定。 结论 PBMV较为明显的改善二尖瓣狭窄症状 ,具有微创、低风险的特点。适用于瓣膜钙化重、条件差和高危围术期而不适合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支架术(DES)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8例DES术后形成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相关资料及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特点比较复杂,其中B2/C型病变占到了71%,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弥散长病变以及小血管病变也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真实的临床情况;38例患者中52.6%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9%的患者表现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中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占63%,晚期及迟发晚期血栓形成占37%;绝大多数患者成功接受了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其中有31.6%的患者死亡;2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50%,发生率为8.3%;4例接受冠脉内超声(IVUS)检查的患者结果显示:支架近端贴壁不良1例,支架远端残余夹层1例,支架内膜增生不完全1例,支架两端动脉瘤形成1例。结论:DES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夹层形成、内膜增生不完全以及动脉瘤的发生等因素相关,支架内血栓形成(ST)后多数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尽管大部分能成功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但死亡率仍然较高(31.6%)。  相似文献   
47.
金泽  刘文哲  王玉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33-133,136
目的:观察针灸齐刺足运感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宁腿综合征患者31例。采用足运感区加局部取穴,以足运感区为主穴,配合关节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针灸齐刺后予以电针。结果:31例中治愈0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65%。结论:针灸齐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的异常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泽宏  李强翔  邓惠姣 《海南医学》2010,21(3):82-83,85
目的利用彩超行颈动脉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并阐述颈动脉彩超对于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92例经cT和(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88同期非脑梗死门诊体检者及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测量血管的内径、内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流速度等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硬斑较为多见,扁平斑、软斑次之,混合斑最少。好发部位: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两侧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相关性,颅外颈动脉粥样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判断狭窄程度,并对斑块进行分型,有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预防脑梗死,提高病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10只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督穴组和体穴组大鼠复制D-半乳糖致急性衰老模型.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造模当日,督穴组予以针刺百会、大椎治疗,体穴组予以针刺关元、足三里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NOS的含量及Ca2+-Mg2+-ATP酶活性.结果:造模成功后,大鼠脑组织中NO、NOS的含量明显升高,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针刺治疗有抑制NO、NOS含量升高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的作用,督穴组强于体穴组(均P<0.05).结论:针刺可以通过提高Ca2+-Mg2+-ATP酶活性,稳定NOS浓度,从而平衡NO含量,充分发挥NO的生理机能,而发挥抗脑衰老的作用,同时督穴组抗脑老化作用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0.
金泽  冯雪  王玉琳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19-720
目的探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佳方法。方法将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电针配合刺血方法,对照组31例服用卡马西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刺血治疗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优于内服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