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的多发病,目前认为在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不仅临床症状好转较快,而且病理变化也有所改善。为了摸清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规律,提供一些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探索更多的治疗途径,我们自1983年以来对9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了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胰功肽试验、血乙酰胆碱含量测定以及血环核苷酸含量测定等,并将所得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2.
1980年夏季,我们用自制中药开胃冲剂对儿科门诊及幼儿园的300例厌食症患儿(简称厌食儿)进行了治疗。并结合木糖排泄试验和尿淀粉酶测定,以观察开胃冲剂对小肠吸收功能及胰淀粉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 厌食儿均除外肝炎、结核病及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7年,平均2.5年。年龄最小2.5岁,最大13岁,平均7.8岁。男157例,女143例。  相似文献   
63.
用作胰外分泌功能试验的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基苯甲酸(N-benzoyl-L-tyrosyl-P-aminobenzoicacid,简称BT-PABA) 首先由Imondi等在1972年合成,并用于临床,认为是一种简易安全有价值的试验方法。我们对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简称重庆)  相似文献   
64.
用自制中药开胃冲剂治疗43例厌食症患儿,服药二周后,38例患儿食量明显增加,其他伴随症状亦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采用木糖试验做为小肠吸收功能的指标,与30例健康儿比较,厌食症患儿木糖排泄率明显低下,P<0.001,证明患儿小肠吸收功能低下。服开胃冲剂二周后,木糖排泄率明显提高,P<0.001,证明开胃冲剂能改善厌食症患儿小肠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65.
66.
为了进一步了解捏积疗法对疳积患儿(简称有积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捏积疗法的机理,我们于1981年5~8月在门诊对有积儿捏积治疗前后,进行了尿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并以口服葡萄糖钙粉治疗对照观察。现将临床初步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中西医结合虚证研究工作,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加以整理提高,使中西医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逐步形成为一个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观点,中西医结合虚证理论研究是这一学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现将有关资料加以小结: 一、虚证有人对136例有虚证表现的患者进行了血清T_3、T_4、FT_3、FT_4、rT_3、TSH测定,发现虚证不分阳虚、阴虚或气阴两虚,其T_4多正常,而T_3降低,rT_3升高,说明T_4向T_3转化减少,却折入到无活性的  相似文献   
68.
中医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述神经、内分泌、免疫 (NEI)是机体的三大调节系统 ,它们之间虽然各自独立 ,但又有着密切的信息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递质和激素将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亦可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将信息反馈给神经内分泌系统。不仅如此 ,现代研究还发现 ,神经内分泌免疫三类细胞都能产生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 ,且都有这些物质的受体。所以 ,NEI三大系统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联系 ,而是通过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等信息物质及它们的受体和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调节着机体的生命活动。2 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证病结合模型内环境改变。方法:分对照组、胃炎组、脾虚胃炎组、肝郁胃炎组、肾虚胃炎组。观察阴道涂片的性周期、阴道杆菌、真菌改变及血浆 E_2水平。结果:(1)性周期特点与年龄相关;(2)脾虚胃炎、特别是肾虚胃炎组实验全程动情期明显短于、间期明显长于其他各组;肝郁胃炎组在实验后期也出现类似变化;(3)脾虚胃炎、肾虚胃炎组血浆 E_2水平增高;(4)肝郁胃炎、特别是脾虚胃炎、肾虚胃炎组阴道杆菌增多;(5)链格孢属真菌与环境感染有关,并已构成微生态要素。各组差别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结论:不同 CAG 证病结合模型性周期和微生态环境有不同改变。  相似文献   
70.
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内皮素(Endotho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c,NO)是一对重要的内皮衍生因子,具有多种生理效应;甘胆酸(Glycochoio acid,GC)为多级胆酸与甘氨酸的结合物,是体内胆汁酸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研究了部分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以下简称胆囊炎)血浆ET/NO及GC水平,及其在本病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北京中医医院内科门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