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1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25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853篇
预防医学   27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15篇
  6篇
中国医学   38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早期变化与血清miR-30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3例CHD患儿作为观察组,按不同心功能水平分为A组21例(无心力衰竭),B组32例(轻度心力衰竭),同期随机选取该院健康体检儿童50人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R-30a水平,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心功能指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TDI-Z指数、TDI-Tei指数。结果三组间RVEF、miR-30R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除左心Tei指数外,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iR-30a与左、右心TDI-Z指数呈负相关,血清miR-30a与左、右心TDI-Tei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血清miR-30a参与了CHD心功能变化的过程,其水平随心功能程度波动,或可作为判断CHD心功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与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72例需行脾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组予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脾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开腹手术、年龄和并发糖尿病。结论:脾切除术后感染与开腹手术、年龄和并发糖尿病有关,腹腔镜下脾切除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CA50、恶性肿瘤相关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7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胰腺良性疾病组)、8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中CEA、CA19-9、CA125、CA50、TSGF水平。结果联合测定CEA、CA19-9、CA125、CA50、TSGF敏感度为91.6%。结论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 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汉中市人民医院静脉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患者溶栓药物不同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n=206)和尿激酶组(n=9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冠脉再通率、冠脉造影TIMI≥2级开通率、主要出血事件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尿激酶组患者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组临床再通率[164(79.62 %) vs. 52(63.04 %), P<0.01]和TIMI≥2级开通率[149(82.78 %) vs. 50(65.79 %), P<0.01]显著提高,且主要出血事件[15(7.8 %) vs. 14(15.22 %), P<0.05]和并发症发生率[5(2.3 %) vs. 8(8.70%), P<0.05]显著降低。 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 STEMI 患者血管再通率优于尿激酶,且出血事件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新生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凝血酶敏感蛋白-2(TSP-2)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不同时间点灌注取脑,采用脑微血管银染法观察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各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银染法益气活血组14~28 d血肿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较其他各组多,35 d可见血肿完全吸收,其他各组仍有较小血肿.TSP-1与TSP-2分别在造模后4、28 d达高峰,CD36在造模后4、28 d呈双峰表达.益气活血组4 d TSP-1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4~7 d下降明显,21 d TSP-2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28 d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TSP-2及其受体CD36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07.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医学会肺科学分会共同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承办的2008年中日弥漫性肺疾病临床诊治专题研讨会于2008年6月4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08.
户坤  潘珊  管癸芬 《全科护理》2021,19(1):19-22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联合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慢性伤口病人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根据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特点拟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湿性愈合伤口管理方法对伤口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伤口管理方法对伤口进行管理。治疗1个疗程即28 d后比较两组病人伤口的愈合程度、伤口治疗有效时间、28 d内伤口换药次数及伤口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1个疗程后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伤口治疗有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第14天、第28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性敷料联合持续微氧渗透创面治疗技术可明显提高慢性伤口的愈合率,有效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摄影中最佳剂量比的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90例行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6、7、8倍的剂量比组进行DTS检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比设定下所得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3组的表面吸收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6±1.89)mGy、(18.41±11.71)dGy ·cm2、3.03±0.24]、[(5.24±2.76)mGy、(26.99±13.34)dGy ·cm2)、3.60±0.11]、[(6.39±1.75)mGy、(36.96±22.49)dGy ·cm2、3.64±0.0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9.45、139.26, P<0.05),通过3组间两两比较,ESD值和DAP值均是6倍剂量比组<7倍剂量比组<8倍剂量比组.6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其他两组,7倍剂量比组和8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比是决定DTS检查辐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髋关节DTS检查的剂量比设置为7时,可实现低曝光剂量和高图像质量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110.
正胆囊是肝外胆道癌的好发部位,临床发病率虽低,但预后差,有80%~95%与胆囊结石有关~([1])。当胆囊黏膜受到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时,可以从炎性增生演变为不典型增生,继而发生癌变~([2])。胆囊结肠瘘是胆囊病变的少见并发症,大多数是由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胆囊慢性炎症所致。虽然侵袭性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