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背景咳嗽为拔管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高血压、高眼压、高颅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腹部切口撕裂.目的 套囊内利多卡因(intracuff lidocaine,ICL)技术利用利多卡因填充气管导管套囊,使其成为长效缓释的局麻药容器.利多卡因可以透过套囊壁,从而起到表面麻醉作用,可以抑制咳嗽反射,并减轻术后气管插管所致咽痛、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内容涵盖了ICL技术的作用机理、发展过程、有效性与安全性讨论,以及同其他气道管理技术的比较.趋向ICL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临床,从而使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3.
<正> 集镇痛与颉颃为一体的新镇痛药——纳丁啡(Nalbuphine)问世以来,逐渐受人瞩目。它既可以用于术后、创伤、癌、肾、胆绞痛、心肌梗塞、分娩止痛等,又可用于颉颃某些麻醉性镇痛药的副作用,大剂量芬太尼所致的呼吸抑制作用。与现有的镇痛剂和镇痛颉颃剂比较,纳丁啡的精神副作用和对循环系统的干扰较小。经临床使用及实验发现,它的某些优点超过了吗啡和镇痛新等镇痛剂。一、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纳丁啡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的不同点在于吗啡的叔胺氮原子上接有-CH3基团,而纳丁啡的氮原子上接有—CH_2—(?)基团:吗啡的C_7和C_8间为双键,而纳丁啡为单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法鉴定白介素-12(IL-12)、检测其含量并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方法 以50 ?m i.d.×48.5 cm未涂层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分析影响IL-12分离效果的因素并建立IL-12标准曲线;将IL-12与抗IL-12抗体混匀液在38 ℃水浴槽中孵育,40 min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将其与IL-12、抗IL-12抗体的电泳结果比较以鉴定IL-12;将IL-12与DTT在60 ℃水浴槽中孵育不同时间,并研究IL-12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泳结果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结果 建立了以含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硼酸盐(pH=9.3,80 mmol/L)为缓冲液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扫集法;IL-12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线性范围为2~120 ng/L;随着IL-12与DTT孵育时间的延长,IL-12的二硫键逐渐被打开,图谱中可显示蛋白峰随之发生的变化。结论 毛细管电泳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这为今后在肿瘤等疾病中快速检测IL-12的含量以及分析其含量变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不同液体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5例,分为3组:A组(HES 200/0.5组)、B组(HES 130/0.4组)和C组(乳酸林格液即BES组),每组15例。全身麻醉诱导时,以50 ml/min速度输注HES 200/0.5或HES 130/0.4或BES(容量20 ml/kg),分别记录术前(T0)、稀释后15 min(T1)、术毕(T2)的SP、DP、HR、CVP、电解质值、Hb、Hct以及术中出血、输血量等。结果:A、B组血液稀释后CVP有所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A、B组T1、T2时点Hb均明显低于T0水平,而C组Hb仅在T2时点低于T0水平。A、B组患者术中尿量明显高于C组。A、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组各时点及组间的电解质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身麻醉下的骨科手术中,快速输入胶体可达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减少术中出血量,血液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安全可行,优于单纯晶体液扩容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不同输注速率对乳癌根治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HRV及BIS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在全麻维持期间的适宜输注速率。方法:选择20例全麻病人,年龄在32~66岁之间,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病变。全麻诱导药物为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胺。全麻维持为静吸复合麻醉,静脉药物采用瑞芬太尼,剂量从0.05μg/(kg·min)开始,以0.05μg/(kg·min)依次递加输注速率,每一速率维持10min,直至达到0.5μg/(kg·min),全程复合1.0MAC异氟醚吸入,间断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松。记录术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各种速率维持10min后及停止泵注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异性(HRV、LF/HF)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全麻维持期间,瑞芬太尼输注大于0.2μg/(kg·min)后,随着输注速率的增加,血压、心率及LF/HF均为规律性下降,HRV呈不规则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后心率、血压显著升高。麻醉诱导后BIS即快速下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瑞芬太尼输注速度无明显关联,诱导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癌根治手术全麻维持期间,持续吸入1.0MAC异氟醚时,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既可达到有效的镇痛,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幼猪胰肾联合移植术胰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复制胰肾联合移植模型,随机将配成12对的幼猪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乌司他丁15 000IU.kg-1·h-1持续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C组),持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受体动-静脉吻合完毕开放时(T1)、开放后1 h(T2.)、2 h(T3)、术毕(T4)采集外周动脉血3 ml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术后取胰腺组织检测移植胰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T0时比较,C组T2~L4时血浆TNF-α水平升高(P<0.05).与C组相比,U组T1、T2及T4时血浆IL-8浓度降低(P<0.05),胰腺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5).且胰腺组织损害较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减轻嗜中性粒细胞(PMNs)黏附与聚集功能,减少氧自由基,下调TNF-α和IL-8,从而减轻移植胰腺组织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78.
79.
单肺通气麻醉在心胸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低氧血症作为单肺通气麻醉的最大挑战,其产生原因众多,本文综合阐述了单肺通气麻醉的研究与进展,以期提高术中单肺通气的效果,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辅助性肝移植肝脏保护的效果.方法 复制辅助性肝移植模型,随机将配成12对的幼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0%1,6-二磷酸果糖实验组,每组12只.分别于手术开始(T0)、切肝前30 min(T1)、切肝期30min(T2)、再灌注后15min(T3)、再灌注后60min(T4)、手术结束(Ts)各时点采外周动脉血测定丙二醛(malondiaI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tive,T-AOC)的血浆浓度,术后取肝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1,6-二磷酸果糖组MDA只在T5时点明显升高(P<0.05),GSH-PX各时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SOD各时点与基础值比较明显增高(P<0.05),T-AOC在T3、T4和T5比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且比对照组相同时点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脏损伤损害较轻.结论 1,6-二磷酸果糖为糖酵解中高能中间代谢产物,能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细胞膜,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辅助性肝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