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QT间期离散度(△QT)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是否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方法;对257倒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通和89例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未再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入院时和PCI术或溶栓后第三天的12导联心电图(EKG)进行分析,△QT为最大和最小QT间期的差值.结果:再灌注组△QT明显降低,从(45.24±3.45)ms降至(37.58±4.49)ms(P<0.001),来再灌注组△QT明显增加,从(44.08±1.83)ms增加至(49.77±4.54)ms(P<0.001).△QT增高的未再通组住院病死率高于△QT降低的再通组.结论:△QT在AMI患者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患者中明显降低,在冠状动脉未再通的患者中明显增加,临床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QT增高预示住院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ICU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早期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活动,比较两组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握力和每次运动时长、ICU住院时间、风险事件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完成了该研究,试验组37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13.50%)低于对照组(35.50%),试验组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为(57.08±3.24)分,高于对照组(55.74±4.28)分;试验组每次运动时长为(19.78±4.90) min,高于对照组(14.94±6.78) min,试验组ICU住院时长为(4.65±2.82) d,低于对照组(6.90±2.4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握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ICU患者早期活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缩短ICU住院时长,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