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六味地黄丸高剂量治疗组(HG)、六味地黄丸低剂量治疗组(LG)、缬沙坦治疗组(AG),每组10只.HG、LG分别给予8 g/kg·d、2 g/kg·d六味地黄丸等体积混悬液进行灌饲;AG给予缬沙坦40 mg/kg·d灌胃;NG和M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体积均为2 ml/200 g.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 hupq)、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IgG)、血糖、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CHOL);光镜检测组织病理变化;电镜下检测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六味地黄丸能降低DN大鼠血糖、TG、CHOL,减轻DN大鼠病理损伤,降低DN大鼠蛋白尿.结论 六味地黄丸对DN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Ⅰ组)、西药(Ⅱ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Ⅲ组),每组20例;采用双盲法给予中药、苯那普利、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疗程24周。收集投药初始以及第12、24周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24周治疗,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Ⅲ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较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血浆自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Ⅱ组血肌酐较Ⅰ组及Ⅲ组升高(P〈0.05)。依据中医证侯疗效标准判定,Ⅲ组有效率为89%、Ⅰ组为65%、Ⅱ组为4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西医疗效标准判定,Ⅲ组有效率为94%、Ⅱ组为85%、Ⅰ组为7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苯那普利较单纯中药或苯那普利能更好的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探讨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方法:将60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简称1组)、西药(简称2组)、中西治疗组(简称3组),每组20例;采用双盲法给予中药、苯那普利、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疗程24周;对患者在投药初始以及12、24周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医症状积分:在24周,各组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其中,3组下降较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在12周,2、3组下降较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周,3组下降较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在24周,2、3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Alb):在24周,2、3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2组较3组升高明显(P〈0.05)。血尿素氮(BUN):在24周,2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肌酐(Scr):在24周,2组较1组及3组升高明显(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12周,2组较1组明显降低(P〈0.01)。总疗效比较:在24周,依据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判定,3组有效率为89%、1组为65%、2组为40%,组间比较(P〈0.01);根据西医疗效标准判定,3组有效率为94%、2组为85%、1组为75%,组间比较(P〈0.05)。结论:中药联合苯那普利较单纯中药或苯那普利能更好的改善CKD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4.
邵朝弟教授治疗蛋白尿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实验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蛋白尿的多少不但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其本身又加重了肾脏的损伤.其程度是肾脏疾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立的决定因素.因此,积极治疗蛋白尿,对减轻特定危险因素,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祖国医学在这一领域有非常大的发掘潜力.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二、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邵朝弟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邵教授治疗蛋白尿的经验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分上、下尿路)132例,同时与三金片做对照观察。其中上尿路感染者80例,下尿路感染者9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之比为3∶1。结果:上尿路感染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尿白细胞疗效、疾病综合疗效比较(P值均<0.05),复方石韦片好于三金片;下尿路感染两组在尿白细胞疗效,疾病综合疗效比较(P值均<0.05),复方石韦片好于三金片,而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石韦片治疗泌尿系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AAE)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784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有无发生AAE,分为AAE组(103例)和非AAE组(681例),将两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判定该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使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 1.033, 95%CI: 1.012~1.054)、低血浆白蛋白(OR 0.852, 95%CI:0.802~0.905)、低GFR(OR 0.963, 95%CI:0.940~0.988)、单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类抗生素(OR 3.827, 95%CI:1.528~9.584)、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用(OR 2.913, 95%CI:1.187~7.149)以及抗生素未减量使用(OR 0.343, 95%CI: 0.212~0.553)均为CRF患者发生AAE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0.770~0.846),内部验证C-统计量0.808。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对临床上早期识别CRF患者的AAE风险及实施预防性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