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73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70篇 |
综合类 | 147篇 |
预防医学 | 3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7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调查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0年4月东阳市横店文荣医院产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98例,对术后患者的DVT发生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统计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对DVT组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98例患者中术后11例出现DVT,DVT发生率为10.7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文化程度、糖尿病史、ASA分级及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卧床时间、血液黏度、D-二聚体及术中失血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长卧床时间、高血液黏度、高D-二聚体及高术中失血量是DVT诱发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预防性干预后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各类错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病例33例,设计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错,其中男10例,女23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分别采用三种支抗控制。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尖牙和磨牙的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通过主动拔除第三磨牙矫治错畸形可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并可保全28个牙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亚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176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和复方硝酸益康唑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瘙痒评分、严重度指数(severity index,E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ermatology quality of life scales,DQOLS)评分、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和EAS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DQOL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1β,IL-2,IL-4,IL-5,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通过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知情同意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照顾者180人,使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分别对患者的抑郁症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者负担进行调查。结果:SF-36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ZBI得分为(32±15)分,73.7%的青少年抑郁症照顾者处于轻中度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病程长、有自杀史,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的照顾者SF-36评分较低(P0.05)。住院抑郁症患者、病程长、HAMD评分高、在职、近3个月发生重大事件的照顾者ZBI评分较高(P0.05)。青少年抑郁症照顾者SF-36各维度得分与ZBI两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56~-0.24,均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照顾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存在明显的照料负担;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在职、近3个月发生重大事件、病程长、有自杀史、HAMD评分高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照顾者生活质量低、照料负担重,且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
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的腹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驻极体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瘢痕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驻极体贴剂、5-
Fu 贴剂、驻极体联合5-Fu 贴剂分别作用于大鼠创伤创面愈合的瘢痕形成过程,通过对创面组织瘢痕增生指数、显微结构
以及组织中TGF-β、MMP1、TIMP1 和MMP2 含量情况的检测,研究驻极体以及驻极体与5-Fu 联合对瘢痕形成的抑制作
用及作用机制。结果:(1)驻极体、5-Fu 以及驻极体联合5-Fu 贴剂均能有效抑制瘢痕的形成和生长。三者分别作用创面
4 周后,瘢痕增生指数依次是对照组的85.8%、85.1%和64.9%(P<0.05)。(2)驻极体、5-Fu 以及驻极体与5-Fu 联合均能影
响瘢痕形成中的TGF-β/MMPs 通路。表现为三者均能抑制TGF-β 的表达,上调MMP1 的表达,增加MMP1/TIMP1 比例,
下调MMP2 表达。并且作用效果为驻极体联合5-Fu>5-Fu>驻极体。结论:与5-Fu 一样,驻极体也能抑制瘢痕组织的生
长,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与瘢痕组织内TGF-β、MMP1、TIMP1 和MMP2 的表达有关;驻极体与5-Fu 联
用后,在相同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减少5-Fu 的剂量,降低它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利用人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和转录组实验,结合临床公共数据,探索肝细胞癌的拷贝数变异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识别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的拷贝数变异,随后分析两种细胞系拷贝数变异基因的功能,并根据富集通路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选取两个细胞系核心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分析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GEPI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生存的关系。用RNA-seq实验和公共数据验证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HepG2细胞主要存在拷贝数增加,相关基因富集在雌激素信号通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通路;Huh7细胞系中既有拷贝数增加又有减少,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嗅觉传导、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关键基因SRC、MAPK3和MAP3K7拷贝数与基因表达成正比,并且高表达这些基因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HEK293T细胞系,SRC、MAP3K7基因在两个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提示了肝细胞癌的特异性变异,MAPK3无差异。结论 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基因SRC、MAP3K7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急性缺血
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短期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唐山工人医院2014年1-12月的120例首发AIS患者。入院后
测定Hp-IgG阳性率、Hcy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收集其他可能影响短期结局的相关因素(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对患
者进行短期结局(发病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
结果 ①短期结局不良组的Hp感染率及Hcy水平显著高于结局良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②以AIS短期结局为应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Hp感
染及Hcy水平与AIS患者短期结局相关。③以AIS短期结局为应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
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21,P =0.017]、基线NIHSS
评分(OR =2.318,P<0.001)、Hp感染(OR =1.038,P =0.008)、Hcy(OR =1.029,P<0.001)与AI S患者短
期结局不良相关。
结论 Hp感染、高Hcy血症是AIS患者短期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H型高血压(H-type hypertension,HHT)是指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HHT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一种重要亚型。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具有潜在的因果关系。现就HHT的代谢、流行病学及HHT对脑卒中、PSCI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PSCI的生理病理过程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