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等医学院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互动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全面分析了二者良性互动的表现、现实意义、制约因素,并提出构建二者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2.
郭跃伟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27-428,432
当前,基层城镇社区及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短缺及断层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医学生无业可就,弃医转行;本文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3.
槐耳菌丝体我糖的研究(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跃伟  余品华 《中草药》1992,23(4):175-177
  相似文献   
74.
Axinyssa属海绵分布十分广泛,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细胞毒、抗菌、抗病毒、防附着等。本文对Axinyssa属海绵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白柔毛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白柔毛香茶菜的嫩茎、叶中分离得到五种结晶,经光谱解析和理化鉴别,分别被鉴定为大萼香茶菜丙素,硬脂酸,β-谷甾醇,乌苏酸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76.
前沟藻属海洋甲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沟藻属甲藻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大环内酯类和长链多羟基多烯类化合物,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1986年到2003年间有关前沟藻属甲藻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海洋微生物的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7.
中国南海石珊瑚Tubastraea sp.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石珊瑚Tubastrae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石珊瑚Tubastraea sp.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渡谱技术(MS,NMR等)并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数据相比较,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具有aplysinopsin骨架的生物碱类似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de-N—methylaplysinopsin(1),(Z)-3′-deimino-2′,4′-bis(demethyl)-3′-oxoaplysinopsin(2),(Z)-6-bromo-3′-deimino-2′,4′-bis(demethyl)-3′.oxoaplysinopsin(3),(E)-6-bromo-2′-demethylaplysinopsin(4)及(E)-2′-demethylaplysinopsin(5)。结论:这是对中国Tubastraea属石珊瑚化学成分的首次研究,化合物1,4及5系首次从该属珊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8.
红树林植物榄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采自中国北海的红树林植物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榄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methyl-1,3-dihydroxy-5-tridecylbenzene(1),1,3-dihydroxy-5-undecylbenzene(2),ergosta-7,22-dien-3-βol(3),e-modin(4),kaempferol(5),quercetin(6),quercitrin(7),isoquercitrin(8),epigallocatechin(9),gallic acid(10)。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活性筛选中,化合物1和2对PTP1B显示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3.38±1.98)和(10.40±0.88)μmol.L-1。  相似文献   
79.
红树林植物桐花树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采自中国北海的红树林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桐花树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镰叶芹二醇(1),茴香酸对羟苯乙酯(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正三十一烷醇(4),白黎芦醇(5),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6),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7),槲皮素(8),羽扇豆醇(9)。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在体外活性筛选中,化合物1对PTP1B显示抑制活性,其IC50为9·15±2·48μmol·L-1。  相似文献   
80.
软珊瑚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珊瑚是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结构新颖,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均由这些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本文综述了1996年到2002年期间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