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核因子(NF)-κB及其内源性抑制因子(IκBα)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复制大鼠CAG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萎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萎胃颗粒对CAG大鼠胃黏膜NF-κB和IκBa表达的影响.[结果]NF-κB蛋白NF-κBOD值正常组为0.116±0.033,模型组0.183±0.035,萎胃颗粒低剂量组0.158±0.031,中剂量组0.144±0.039,高剂量组0.126±0.036.与模型组比较,萎胃颗粒各治疗组NF-κBOD值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κBα蛋白OD值正常组为4.25±1.02,模型组为2.08±0.74,萎胃颗粒低剂量组2.77±0.78,中剂量组3.46±0.84,高剂量组4.12±0.96.与模型组比较,萎胃颗粒各治疗组IκBαOD值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萎胃颗粒可能通过增加CAG大鼠胃黏膜IκBα的表达,促进IκBα与NF-κB结合,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胃黏膜炎症程度,从而有效抑制胃黏膜的增生,避免CAG进一步向胃癌转化. 相似文献
62.
林晓绚郭绍举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3):230-233
患者,女,35岁,因“腹泻15d”于2019年3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日解溏便6~8次,甚则10余次,未见鲜血及黏液,食后则泻,伴上腹部、下腹部疼痛明显,泻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恶心,曾呕吐酸水1次,非喷射状,未见鲜血及咖啡色物,胸闷心悸,乏力。2019年3月5日至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64×10^9/L,嗜酸粒细胞2.73×10^9/L,嗜酸粒细胞20%。大便常规:隐血弱阳性,真菌、白细胞、红细胞均阴性。 相似文献
6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特点的一种急腹症,常可诱发全身和局部并发症[1],发病迅速,国内外研究报道AP发病率逐年上升[2-3],器官衰竭和胰腺感染坏死患者的比例增加[4]。由于AP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针对性药物,临床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要治疗方式[5-6]。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对家兔胆囊壁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胆囊结石家兔随机分为2组,各15只,对照组不行推按运经仪治疗;实验组空腹时每日行推按运经仪治疗,观察2组胆囊体积和胆囊壁CCK-A受体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胆囊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胆囊平滑肌CCK A受体基因表达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治疗胆囊结石可增强胆囊壁CCK-A受体基因表达,加强胆囊收缩,可能是其防治胆囊结石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Ubiquitin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综合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萎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从而观察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大鼠胃黏膜Ubiquitin表达的影响。结果:Ubiquitin蛋白OD值在正常组为(2.17±0.62),模型组(3.39±0.58),萎胃颗粒低剂量组(2.92±0.65),中剂量组(2.67±0.63),高剂量组(2.34±0.56)。与模型组比较:萎胃颗粒各治疗组OD值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萎胃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AG大鼠胃黏膜Ubiquitin的表达,减少IκBα的降解,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了胃黏膜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67.
林晓绚郭绍举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11):891-894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配合个体化饮食管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n=35),对照组(n=35)。治疗组给予五苓散加减配合个体化饮食管理治疗,对照组给予五苓散加减治疗,持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2个月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3例,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4例。4周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2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的腹痛、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等主症均较治疗前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及2个月后随访,2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14.28%,高于治疗组的6.67%(P<0.05)。[结论]五苓散加减配合个体化饮食管理在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8.
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CRP)是指结肠、直肠黏膜上皮所有伸入肠腔的赘生物,可呈单发或多发,包括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息肉,临床可以腹痛、腹泻、便血等症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肠覃"范畴[1-3].据统计,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50...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为“黄芪-白术”药对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黄芪-白术”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和临床运用规律。结果共收集到含“黄芪-白术”药对方剂189首,涉及中药456味,其中甘温类药物频次最高,以归脾经为主;主治证候66种,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主治中医疾病93种、西医疾病36种,高频主治中医疾病为虚劳和眩晕、西医疾病为神经衰弱和风湿性关节炎。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白术”药对方剂治疗的优势病证为气血两虚证,其主治最多的证候为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分别以黄芪八珍汤、三痹汤为基本方;治疗最多的中医疾病为虚劳和眩晕,均以黄芪八珍汤为基本方;含“黄芪-白术”药对的中成药在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腹泻等疾病上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推广;黄芪白术配伍在增强免疫、抗氧化以及减缓气道和血管重塑等方面的应用可作为未来新药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