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6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胃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MC)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吡格列酮组(Pio组)、环孢素A组(CsA组)、胰岛素组(INS组)、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16周后取大鼠胃组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MC数量、脱颗粒情况以及MC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造模组大鼠胃黏膜MC数量、MC脱颗粒比和MCP-1表达均明显增多;所有药物治疗组少于DM组(P<0.01);Pio组和CsA组比较MC数量、脱颗粒比和MCP-1表达相似(P>0.05),且低于INS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胃黏膜MC数量、脱颗粒比和MCP-1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吡格列酮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糖尿病大鼠胃的病变,从而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62.
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简述了降糖药物的分类、临床合理应用和应注意的事项。可供临床合理使用降糖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3.
烧伤、烫伤、术后感染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在受伤部修复过程中局部肉牙组织的纤维化而形成瘢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4.
复方丹参片是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传统制剂品种,临床应用近20年。鉴于片剂服用量大,溶解度差,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工艺质量上也存在问题,许多生产厂家,科研单位将片剂改进成功为滴丸剂、软胶囊剂、冲剂,颗粒剂、硬胶囊、口服液,喷雾剂等多种剂型。各种剂型均采用新辅料及新工艺制备,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质量,增加了疗效,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5.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GM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于术前7d连续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最后1次给药2h后,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行手术通路但不夹闭冠状动脉。实施心电图监测,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百分率,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检查,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GMI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电图明显改善,表现为PR间期、QRS间期显著延长且ST段抬高程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或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及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Bax和激活型Caspase-3蛋白明显下调(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上述改善DGMI高剂量组优于低、中剂量组。结论:DGMI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调节凋亡相关Bcl-2、Bax、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且其作用体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6.
167.
利肝隆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由板蓝根、五味子、黄芪等8味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主治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原标准已不能满足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增订了五味子和黄芪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另外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具有保肝降酶、增强肝脏解毒之功能,用于预防肝损伤和治疗急、慢性肝炎,五味子甲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故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中五味子甲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