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四城市被调查教师的身体活动水平,提出进行充足身体活动的意义,为提高教师群体身体活动的意识和制定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调查了2 480名中小学教师。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对教师身体活动和静态状况进行了描述,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了按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学段、授课、城乡、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被调查教师每周身体活动的中位数是480 METs·min,身体活动充足率是42.4%;每天静态活动时间的中位数是4 h,2 h及以上的比例是74.9%。在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学段、授课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教师身体活动充足率和静态活动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被调查教师的身体活动不足,静态活动时间较长,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进一步的宣传教育,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罹患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米拉贝隆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下尿路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95例行单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和留置双J管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米拉贝隆和盐酸坦索罗辛组(A组,n=31)、索利那新和盐酸坦索罗辛组(B组,n=32)、盐酸坦索罗辛组(C组,n=32),分别给予米拉贝隆缓释片50 mg/次,1次/d;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次,1次/d;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 mg/次,1次/d;采用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表(USSQ)在术后4周评估患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估总体生存质量评分,记录3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组在USSQ评分表中下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躯体疼痛(尿道痛)及其他评分(一般健康指数、工作能力)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总体生存质量评分A组(78.42±1.35)分和B组(72.11±1.46)分高于C组(64.3±1.32)分,A组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周时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口干、便秘发生率最低.结论 米拉贝隆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下尿路症状治疗,其疗效与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相当,术后2周生存质量评分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83.
了解城市中小学生及家长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为推动国家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城市11 394名学生和13 554名家长进行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分别是86.6%,79.4%,全部答对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比例分别仅为11.7%,8.8%,其中钠的知晓率均最低(分别为38.6%,37.4%).仅有14.6%的学生和15.0%的家长会经常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不同地区、性别、学段学生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846,35.141,41.917,P值均<0.01).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水平的家长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815,117.708,23.162,17.836,113.729,P值均<0.05).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知晓率高的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高(x2值分别为351.048,36.865,P值均<0.01),家长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率高的学生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率高(x2=276.326,P<0.01).结论 城市学生、家长对于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食品营养标签具体标示的内容知晓率和使用率低.需继续加大食品营养标签的宣传力度,并提高家长营养素养和营养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螺钉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2014年1月—2016年9月跟骨外侧跗骨窦切口,经皮牵引撬拨复位微型钢板+直径6.5 mm空心螺钉内固定25例。观察bhler角、Gissane角的纠正和跟骨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结果 2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手术切口无感染及坏死,bhler角、Gissane角得到满意的恢复,随访时患足功能基本良好。结论应用微型钢板结合空心螺钉微创治疗SandersⅡ型及部分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软组织破坏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稳定的优点,降低了皮肤坏死及感染的发生率,内固定取出方便,能有效防止诸多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临床实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73,自引:10,他引:63  
目的:探讨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适度夹尾刺激大鼠,每次30min,每日4次,连续刺激1周,观察其饮水、进食量的变化及胃机械运动的频率和幅度,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食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胃收缩频率、幅度均下降(P<0.05)。结论:适度夹尾刺激制造的FD模型,符合FD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发病后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共6个月;对照组未用他汀类药物,其他均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发生,减少冠心病病死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评价疗效,检测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胆酸(GC)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及TBA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清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调节GC、TBA及血脂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实施药学监护,保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对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的制定,采取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根据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过程,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从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药学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实施药学监护,保障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对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采取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根据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过程,提高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病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既往无糖尿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GCS评分,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度颅脑外伤组(GCS 9~15分)和重度颅脑外伤组(GCS 3~8分),并对患者48h内的血糖变化进行检测,探讨伤后血糖水平与患者伤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血糖>11.1 mmol/L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11.1 mmol/L者(P<0.05),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可作为GCS评分外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