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cACL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9月在邢台市5个社区调查糖尿病患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记录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和血脂,使用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检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合并重度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登记在册的946例社区T2DM患者,女性占64.5%,显著多于男性(35.5%,P<0.05);合并NAFLD患者664例(70.2%),其中重度334例(50.3%),中度198例(29.8%),轻度132例(19.9%);T2DM合并cACLD者94例(9.9%),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人群cACLD患病率分别为6.1%、10.5%和17.6%;差异性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病程是社区T2DM合并不同程度NAFLD的影响因素(P<0.05),超重和肥胖、高血脂和冠心病是社区T2DM合并cACLD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  相似文献   
42.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5岁,主因“发现肝功能异常2个月”于2020年10月5日就诊本院,否认发病前特殊用药史,否认饮酒史。患者于2个月前外院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无尿黄,无腹胀、腹痛,无皮肤瘙痒及陶土样便,无发热,无肢体无力等症状。TBil 23.5 μmol/L,ALT 118 U/L,AST 71 U/L,ALP 224 U/L,GGT 43.8 U/L,CHO 1.34 mol/L,TG 0.16 μmol/L,超声提示脂肪肝,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生人群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研究对象中选取1983名在1960—1961年(饥荒暴露)及1963年(对照)出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70名,女性1213名。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1983人的最新报道的45个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千人基因组计划(The 1000 Genomes project)数据库中的美国犹他州的北欧和西欧后裔、居住在日本东京的人群、美国西南部的非洲后裔、居住在北京的中国汉族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国1960—1961年及1963年出生人群的45个糖尿病相关SNP位点的基因中,rs17584499、rs10906115、rs10886471及rs11257655的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rs17584499(χ~2=4.270,P=0.039)和rs10906115(χ~2=4.254,P=0.039)男性高于女性,rs10886471(χ~2=6.199,P=0.013)和rs11257655(χ~2=5.644,P=0.018)女性高于男性。不同人种之间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与欧洲后裔和非洲后裔的差异更为明显,与日本的差异相对较少。结论 1960—1961年及1963年中国出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少部分SNP位点出现不同,与其他人种比较时大部分SNP位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情况及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GERD的影响。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113例肥胖患者接受LSG,其中男21例,女92例;平均(30±8)岁。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进行评估,评分≥12则诊断为GERD。结果:术前符合GERD的患者共12例,患病率为10.6%(12/113)。随访12个月,9例RDQ评分12分,缓解率为75%(9/12)。LSG术后GERD新发率为29.7%(30/101),其中66.7%(20/30)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50%(10/20)症状可缓解;未服用药物者,90%(9/10)症状明显改善。LSG术后12个月,新发GERD率为10.9%(11/101)。结论:肥胖患者GERD患病率显著增高,行LSG术后症状多可明显改善。LSG术后有新发GERD的风险,患者症状多可有效缓解,但仍有少部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连夏芪麦汤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4例慢性胃炎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夏芪麦汤。治疗60 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2组腹胀、胃脘疼痛、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连夏芪麦汤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胫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开放性骨折采用非扩髓髓内钉。结果经6个月至1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髋、膝、踝关节功能正常,胫骨迟发性感染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47.
48.
郭海军  佟雪飞 《河南中医》2015,35(2):295-297
目的:观察泽芪汤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影响。方法:将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利尿、输注人血白蛋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泽芪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腹水消退情况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II)、醛固酮(AL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PRA、AII、ALD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73.2%,对照组有效率为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泽芪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显著促进顽固性腹水的消退,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避免因利尿诱发RAAS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49.
Y型解剖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用Y型解剖板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26例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Y型解剖板内固定。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评分。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0.6~2年。通过手术将距下关节解剖复位,自体松质骨植骨。术后冠状位CT扫描加以证实。按Maryland评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88.4%。结论切开复位Y型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0.
正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而中老年人的发病率略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纠正便秘状态,则直肠内的有害物质将会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肺疾病、痔疮等病情[1]。笔者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