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21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对比分析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与传统DWI单指数模型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乳腺肿块患者于术前行MR检查,包括常规平扫、传统DWI、DK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扫描。通过传统DWI单指数模型获得病灶的ADC值,通过DKI模型获得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间ADC、MK、MD值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ADC、MK和MD值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并采用χ2检验比较MK、MD、MK联合M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与ADC值的AUC间的差异。结果 78例共8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9个,恶性病灶58个。恶性病灶的ADC和MD值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均<0.001),MK值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01)。良性及恶性病灶的MD值均高于其ADC值(P均<0.001)。以ADC值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21%、89.66%、87.36%;MK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4.48%、96.55%、88.51%;MD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76%、93.10%、89.66%。MK值的AUC及MK联合MD值的AUC均为0.94(P<0.05),且均高于ADC值的AUC(χ2=5.90,P=0.02),而MD与ADC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结论 相对于传统DWI单指数模型,DKI模型更有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2.
不同产地叶下珠及叶下珠联合用药抗鸭乙肝病毒疗效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重庆麻鸭乙肝动物模型进行了不同产地叶下珠及叶下珠联合喹诺类抗菌药环丙沙星抗鸭乙肝病毒的疗效初探,连续一月用药后,结果表明:广西叶下珠、云南叶下珠能使血清DHBVDNA滴度下降(P<0.05),而重庆叶下珠无此作用(P>0.05);且云南叶下珠停药1周后有血清DHBVDNA回升现象:广西叶下珠与环丙沙星合用,似有增强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脂联素基因SNP+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以196例冠脉造影证实为CHD的非糖尿病患者为CHD组,以12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脂联素基因SNP+45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TT、TG、GG基因型和T、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CHD无明显相关,提示脂联素基因可能不是CH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4.
PBL在口腔颌面外科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多个医学院校的很多学科已经陆续开展PBL教学。采用自编教案,在相邻两届五年制本科生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应用,主要考察PBL教学方式本身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结果的目标,发现PBL教学在临床课程学习与临床实习阶段开展都是可行的,总体比较无明显差异,少许细节方面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5.
<正>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37%,大手术后发生率达35%~50%,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1],眼科后巩膜加固术亦属于PONV高发的手术类型之一。托烷司琼作为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常用于该类手术PONV的预防和治疗。右美托咪定属于咪唑类衍生物,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危重患者镇静,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其可能具有止  相似文献   
126.
岳华  姜鸿  贾娜西 《西部医学》2012,24(2):257-25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逐年减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行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92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原发病、生存情况、种族情况、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掉队率情况。结果 5年间新增PD患者分别为18例(基数)、36例(100%)、58例(61.11%)、74例(27.58%)和92例(24.32%),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总掉队人数40例占43.47%,5年中分别为25%、8%、34%、17%和24%,掉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及2010年两年最高,分别为34%和24%。医疗费用支付类别为公费医疗占76%,农村合作医疗占12.78%,自筹经费占9%。了解PD并首先PD治疗患者的知晓率为10.86%。结论我院5年间新增PD患者人数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但掉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掉队原因以死于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是转血透,多以发生腹膜感染透析不充分有关。接受腹膜透析患者以汉族较多,少数民族仅占17.39%,语言不通、不了解腹膜透析知识是主要原因,同时医疗保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不够也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嗅觉功能测查联合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图片介导的气味识别试验分别测定21例AD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的嗅觉觉察阈、嗅觉识别阈;磁共振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的海马体积及嗅球容积.结果:AD组嗅觉减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总分与嗅觉察觉阈、嗅觉识别阈之间呈负相关(r=-0.50,r=-0.54,P〈0.01).AD组海马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5).AD组嗅球容积实测值及经颅腔容积校正值均较正常对照组缩小(P〈0.01),AD组嗅球容积与海马体积、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2,P〈0.01;r=0.50,P〈0.05),与嗅觉察觉阈及嗅觉识别阈呈负相关(为r=-0.63,r=-0.54,P〈0.05).结论:嗅觉功能测查联合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可帮助诊断早期AD.  相似文献   
128.
腰腿痛是骨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病因多见于脊柱退变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等,本病常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者自2004~2007年介入治疗不同类型的腰腿痛患者共1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和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装置制作大鼠重型颅脑损伤模型,治疗组给予盐酸川芎嗪,用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间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水平在治疗组和模型明屁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伤后72h、168h,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及Bax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Bcl-2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损害,从而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DX)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2500mg/(m2·日),第1~14天,分2次饭后30分钟口服;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29例患者使用DX方案化疗共134周期.总有效率(RR)65.52%,完全缓解(CR)27.59%.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等.结论:多西他赛与希罗达联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