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9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六步法治疗颈椎病1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剑华 《江苏中医》1998,19(1):30-31
用六步法(牵引活血解痉法、针刺通络镇痛法、TDP温经散寒法、按摩松粘纠偏法、练功巩固固疗效法、中药补肝益肾法)综合治疗颈椎病147例,痊愈91例,显铲35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8%。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究在常规体检中筛查早期肺癌时,应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将低剂量胸部CT扫描应用于常规体检中,并将此时间段内我院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剂量胸部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低剂量胸部CT检查可见患者存在空洞和空腔病变、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胸膜病变等情况,CT发现81例患者存在异常,而实际确诊患者为84例,低剂量胸部CT诊断的准确率为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体检中筛查早期肺癌时,应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3.
头部的自我保健按摩,具有健脑宁神、开窍镇痛、聪耳明目的功效,对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有较好的保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4.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项背感受风寒、经络气血失其通畅所致.表现为颈部一侧肌肉疼痛强硬,头向一侧歪斜,活动受限,尤其是患侧旋转障碍明显.严重者疼痛可牵涉至肩背部.  相似文献   
135.
今年5月,我患了肩周炎,初起肩部微痛,后来逐渐加重,肩部活动受限,洗脸、穿衣服、摸背等均受影响,请中西医生看过都无效。后来有位邻居告诉我1个方法:每天早晚做两臂前后摆动划圈,正划50次,再反划50次,坚持2个月。我照他说的方法做;同时,还用食盐炒热装入布袋内,热熨患肩,每天1次,连用1周。1个月后,肩周炎好了很多。点评: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为“五十肩”。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其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6.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中医所说的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支气管炎,并有寒、热、虚、实之分. 寒喘 表现为遇冷发作,咳嗽喘促,恶寒畏风,痰多稀薄.  相似文献   
137.
胃痛     
胃痛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胃痛多由忧思郁怒、脾胃虚寒、饮食不节引起。本症的特点除胃脘部疼痛外,还可兼有腹胀、呕恶、便秘、食欲下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8.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最近,上海市老年学会调查了50位百岁老人,总结了他们的10条“养生之道”:不温习烦恼有人曾问国学大师启功老人:“你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不幸,为什么还这样的开朗,这样的乐观,有何秘诀?”他的回答十分简练,又极富哲理——“不温习烦恼”。  相似文献   
139.
落枕     
郭剑华 《家庭医药》2007,(12):54-55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项背感受风寒、经络气血失其通畅所致。表现为颈部一侧肌肉疼痛强硬,头向一侧歪斜,活动受限,尤其是患侧旋转障碍明显。严重者疼痛可牵涉至肩背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0.
足跟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跖痛型表现为跖骨(位于前足底附近)头下灼痛,有时可放射至足背或小腿,跖骨头的背、跖两面都有压痛,多因足横弓劳损引起。跟底痛型,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跟底部感到疼痛,多为足跟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跖足等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