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郭利华主任医师治疗肿瘤之郁证经验。郭教授认为,郁证是肿瘤发生、发展、恶化的重要内因之一,也是大多数肿瘤患者易产生的症状,所以郁证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肿瘤的转归。而肝郁脾虚证不仅是肿瘤常见的证型,亦是郁证最关键的证型及影响因素。故肿瘤之郁证以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治疗上在抗肿瘤的同时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为主要治法,以疏调汤合越鞠丸加减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体外研究姜黄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2.5、5、10、15、20mg/L的姜黄素处理SACC-83。应用MTT比色试验,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活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和观察SACC-83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姜黄素对SACC-83的生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用药组细胞明显凋亡,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3.
刘洪芳  郭利华 《重庆医学》2004,33(12):1803-1803,1805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障碍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心脏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以模拟心脏的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起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起搏器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置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临床实践证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正确完整的护理.正确完整的护理,明显提高了起搏器置入的成功率,延长了起搏器的寿命.我院完成675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术,效果满意.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自汗,在中医学上认为是由于元气虚弱,不能固摄机表所致。凡大病之后,元气大伤,阴阳失衡,腠理失调,导致遍身汗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并且正气虚弱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而肿瘤的存在及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又会加剧正气的亏虚,尤其在进行手术、放化疗后,毒副反应会大大损伤人体正气,患者易出现自汗的症状。导师郭利华教授从事肿瘤防治工作29年,运用"益气健脾止汗法"对治疗各个时期的肿瘤患者的气虚自汗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较好,现将其经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经方对于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确切的效果。总结归纳《伤寒杂病论》中肿瘤治疗的相关内容,将经典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整理《伤寒杂病论》书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使用特点,并查阅文献、分析、归纳其在肿瘤疾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书中虽未设肿瘤专篇,但其所提倡的辨证论治思想与理法方药思维等均广泛运用于肿瘤的辨证与治疗,对当今中医肿瘤的治疗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三普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病61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地区高寒缺氧,急进高原地区的人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浮肿、失眠、全身无力等,严重时会发展为高原肺水肿、脑水肿、高原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急进高原人群中存在着急性高原病易感者,对急性高原暴露反应比普通人敏感和强烈。患病率高。资料表明,急进高原人群中急性高原病患病率为50%~60%。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h)、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及4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血清AsAb、AcA的含量。结果 流产组AsAb阳性检出率为26.4%,AcA阳性检出率为46.2%,血清AsAb、AcA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Ah、AcA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病程进展及预后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是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中医学在现代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现代医学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对三焦生理形态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认为三焦是一个沟通内外表里、联系脏腑经络,运行气血津液的综合膜性管道系统。通过对三焦形质及功能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三焦形质异常在肿瘤转移中的病机,以期对中医药预防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生生”之说源于《周易·系辞》,乃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之意,国医大师陆广莘曾用“循生生之道兮,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兮,谋生生之效”来归纳中医药的核心思想。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肿瘤恶液质的治疗应扶“生生”之气,将顾护肝胆生发之气和脾胃化生之气贯穿治疗始终,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治中晚期癌症患者恶液质,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形态、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等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经内镜治疗137例LST病变的临床资料。将LST分成LST-G组及LST-NG组,分析组间病变部位、大小、内镜分型及病理分类的差异;比较组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的差异,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LST颗粒型(LST-G)发病率69.34%(95/137),非颗粒型(LST-NG)发病率30.66%(42/137);LST结直肠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升结肠好发,发病率为 25.55%(35/137),结直肠各部位发病率LST-G组与LST-N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方面,LST-G组与LST-NG管状腺瘤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0.53%(67/95)及66.67%(28/42);锯齿状腺瘤发病率LST-NG组(26.19%,11/42)明显高于LST-G组(4.2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G组与LST-NG 组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以及癌变的概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示9例早期结直肠癌,癌变率(6.57%,9/137),4例(1例pT1b1脉管癌栓+3例pT1b2)追加外科手术,术后无癌组织残留及脉管浸润,术后3~6个月复查肠镜均未复发。LST-G与LST-NG之间整块切除率(91.58% vs 95.23%),完全切除率(86.32% vs 88.09%)和治愈性切除率(82.21% vs 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出现迟发性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无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 对于符合适应症LST病灶首选ESD内镜治疗,术后病理为预后及进一步干预措施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