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18例各型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44次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分析了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难点.护理上着重加强对生命体征及过敏反应的观察及处理,设定参数变化的观察及调整,注意局部按压止血,对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yo)、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SR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9(SOX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同时将患者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AMI患者,共计166例,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共计9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yo、Gas6水平,SOX9 mRNA分离试剂盒提取RNA检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将研究组患者分为MACCE组和非MACCE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Myo、Gas6、SOX9 mRNA表达情况;对比Myo、Gas6、SOX9 mRNA在AMI患者PCI术前后中表达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MACCE组和非MACCE组资料临床差异;分析Myo、Gas6、SOX9 mRNA联合对AMI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Myo和Gas6明显较高,SOX9 mRNA表达明显较低(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Myo、Gas6表达明显降低,SOX9 mRNA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与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随访率,及早发现宫颈癌,降低死亡率。方法成立宫颈病变中心,由专职医护人员建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所有信息及时录入中山市妇幼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及时随访。结果宫颈癌共筛查130 475人,TCT异常5 559人,TCT阳性率为4.26%。复诊人数3 337人,复诊率为60.03%。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972例,其中CIN I 411例,CIN II 267例,CIN III 294例。对中山市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管理,TCT筛查阳性随访率由2011年的63.50%上升至2015年的80.58%。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访率由实施前的19.05%上升至实施后的76.19%。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及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强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随访率,保证患者就诊资料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全市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患者就诊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科研人员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5例经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5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病人(急性重型3例和急性重型2例)各行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1次,时间为10-12h,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4个不同时段取血分别测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3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病人昏迷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病人血清总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脂酶显著升高(P<0.01和P<0.05)。2例病人痊愈,1例1周后成功实施肝移植,其余2例分别存活8d和21d,存活率为60%。结论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可能是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有效方法,并作为判断病人能否自然恢复或必须进行肝移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5.
王绍伟  郭会敏  安静霞  杨志家  刘津军  范卫泽   《四川医学》2021,42(11):1117-112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我院急诊行PCI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单纯行PCI治疗,试验组术前10 min给予rhBNP负荷剂量,术中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术后维持rhBNP静脉注射5 d。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7 d血浆人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后两组冠脉血流较术前均有改善,但较对照组,试验组TIMI血流3级及TMPG 3级水平有显著提高,CTFC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试验组NT-proBNP、CRP、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LVEDV及LVEF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rhBNP可显著增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抑制炎性因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6例,观察组针刺患侧听宫、听会、翳风穴和双侧中渚、外关、三阴交、太冲、太溪穴,太冲穴施以捻转泻法,太溪穴施以捻转补法;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穴位,不施手法仅留针30 min后出针。2组均配合激光耳部局部照射及五官超短波治疗,均治疗1个月。采用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估患者耳鸣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5.71±2.19)分比(7.14±3.36)分,t=2.897]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耳鸣显效率为77.3%(51/66)、对照组为63.6%(42/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1,P<0.01)。观察组耳聋显效率为72.4%(42/58)、对照组为63.8%(37/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2,P=0.319)。结论捻转补泻法针刺治疗可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患者的耳鸣。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预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运用PDCA程序找出跌倒常见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成立跌倒管理小组;制作相关的健康宣教材料;在病房的重点区域张贴警示标识;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到风险筛查;对有高危跌倒风险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高危跌倒风险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结果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的人数由2014年的17例,降至2015年的1例,风险发生率仅为0.064‰,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结论执行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抵抗素、脂联素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80例,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级标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70例( A组);轻度子痫前期70例( B组);重度子痫前期70例( C组);子痫70例( D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且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娩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抵抗素和脂联素的表达阳性率。结果经过检查测定,对照组胎盘抵抗素表达水平最低,由A组到D组依次增高;而对照组胎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最高,由A组到D组依次下降。且各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胎盘抵抗素的表达呈增高趋势,而脂联素的表达则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治疗,同期收集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cy水平为(18.73±5.61)μmol/L高于治疗后的(11.21±4.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性骨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0.2,P均<0.05)。结论老年性骨折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调控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治疗老年性骨折时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A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测量2组血清Hcy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明显变化。A组骨折愈合率高于B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新增骨折数A组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老年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血清Hcy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和愈合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