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92.
目的:总结分析“出版时间为2005—2010年,主题词为“acupuncture”SCI源期刊发表的有关针刺疗法的文献,以期为今后相关文献的发表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webofScience数据库,并分别从国别、文章数量、来源出版物、学科类别、影响因子、文献类型、病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到有关针刺疗法的文章3486篇,且绝大多数文章所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不高。结论:针刺疗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针刺孔最、三阴交、足三里对人脑血氧水平的影响,探讨应用近红外光成像技术(NIRS)测定针刺与它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半随机(测试顺序随机)方法,临床试验①:18名成年人予以伪针刺百会。临床试验②:54名成年人分为3组(18人/组)分别予以针刺孔最、三阴交、足三里。于针刺前后分别实行语言流畅性课题测试,并应用NIRS测试大脑皮层血氧浓度变化。结果:临床试验①伪针刺组针刺百会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0.8 mMcm·s,针刺后为9.2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临床试验②:孔最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8.1 mMcm·s,针刺后为8.6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出现了有意义的减少(P=0.001)。三阴交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6.1 mMcm·s,针刺后为17.4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略见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三里组针刺前脑血氧浓度水平变化的积分值的平均值为13.8 mMcm·s,针刺后为10.1 mMcm·s。针刺后脑血氧浓度水平略见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孔最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减少,针刺足三里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有减少趋势。针刺三阴交使前头部脑血氧浓度水平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4.
<正>针刺方向,就是在刺入腧穴时针体保持一定的角度,针尖朝向某一方向或部位刺去。目前常用的针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平刺,选取的针刺方向因腧穴的部位和治疗目的而定。针尖为激发经气的部位,针尖所指的方向及深度对经气感传和治疗效果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刺方向是针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掌握好针刺方向对针灸治疗疗效、扩展针灸治疗领域、提高针灸治疗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意义。1针刺方向与针刺安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95.
探索P物质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近30多年来P物质与针刺效应的研究进展。发现20世纪末,P物质主要集中在循经感传现象的解释和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21世纪后,P物质在针灸作用中的研究仍以针刺镇痛和信息传递为主,基于以往的基础研究,本时期的研究更偏向于临床应用的机制研究,除此之外还发现P物质在针刺免疫调节、胃肠运动调节、神经保护、抗缺血、抗哮喘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软件的开发,靠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进行教育,可节省时间,减少经费支出,且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完成,在针灸教育中,许多技术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利用计算机作为教育辅助手段可省去技术指导的时间,本文通过多媒体教材《经络经穴数据库》的开发,对针灸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针刺反应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针刺反应可在穴位局部及全身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其中被证实有关键响应介质的参与,使在穴区的神经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相关化学物质形成良性循环的小网络,其中一些介质激活全身性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大网络循环,若阻断关键响应介质可明显减低局部小网络的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针刺效应。因此,关键响应介质是维持针刺反应网络中各单元相互联系的枢纽,是针刺反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支撑着反应网络内部的脆弱联系,但从反应到效应的具体路径和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8.
黄连及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素)对延缓衰老和治疗衰老性疾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其组方运用及起效机制关注不足,据中医配方理论,黄连为君药的组方可通过配伍增强药效,使补虚泻实更为得当。通过系统回顾黄连组方在抗衰老及衰老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黄连温胆汤、泻心汤、黄连阿胶汤等组方在疾病早期治疗优势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99.
针灸作用有别于西药"点-点""点-系统"的靶向作用,网络调节是针刺作用的最基本模式。外泌体(exo-some)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前期研究发现针刺可调节外泌体释放且与针效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以exosome为切入点,以针刺足三里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平台,利用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针刺血清exosome内含全蛋白成分,构建针刺蛋白网络图谱。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针刺大鼠血清exosome内含代谢物,构建针刺代谢网络图谱。整合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实验数据,结合当前针刺机制研究文献证据,利用分子生物信息学方法绘制针刺网络调节图谱,应用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网络关键响应子,通过缺失/捕获技术调控exosome或关键响应子的表达,观察对针刺疗效的影响,可初步揭示针刺网络调节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提高针刺疗效的新方法,探索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不同阶段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症状集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相关不良反应。近几年随着症状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症状管理领域逐渐由单一症状向症状群转变。因此,文章从不同分期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群进行了分析、总结,共包括4组症状群:肢体及肌肉骨骼症状群、精神心理症状群、激素相关症状群及胃肠道相关症状群,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团队前期开展的针灸干预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不良的临床研究思路,参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2017年发布的《针灸的科学机制、临床研究证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的会议共识,提出针灸可以分别从以上4组症状群的角度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管理,以经络辨证为主,在局部腧穴的基础上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配穴原则,制定针灸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