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慢性充血性心衰和心肌代谢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慢性充血性心衰时主要的心肌代谢紊乱及其研究进展。心肌细胞Ca2+代谢紊乱、β受体、G蛋白改变均能导致心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42.
<正>慢性充血性心衰(Chronic Cougestvt hatuye,简为CHF做为多种心脏及心外疾患的转归之一,一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CHF时心肌纤维细胞及亚细胞水平代谢异常的认识.取得了不少进展.这些进展,直接关系着CHF治疗决策的制订和改进,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3.
心脏介入治疗大多需穿刺股动脉来完成 ,若术后对穿刺局部加压止血不当 ,会导致疼痛、血肿、假性动脉瘤等股动脉并发症。为此 ,我科研制了简易加压装置 ,用于术后穿刺局部压迫止血。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临床应用 5 8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38.7± 15 .1)岁。其中男 37例 ,女 2 1例。冠脉造影术后 4 4例 ,PTCA +支架术后 6例 ,射频消融术后 5例 ,二尖瓣扩张术后 2例 ,PDA封堵术后 1例。单纯股动脉穿刺 5 1例 ,同时穿刺股动脉、股静脉 7例。同期 70例采用宽胶布加压包扎。1 2 材料与构造。本装置基本在普通血压计袖带的基…  相似文献   
44.
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脉压(P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1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分,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非冠脉狭窄组,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冠脉狭窄组脉压显著高于非冠脉狭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脉压是冠心病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压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选择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共69例(合并冠心病者13例)。测定血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主要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同时测定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发现EH患者血MDA、EDF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SOD低于对照组(P<0.001)。本文在国内外首次发现MDA与EDF呈正相关。提示LPO可能作为一种继发机制参与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6.
白细胞计数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分别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DL-C)及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按照常见的6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肥胖、高血糖、LDL≥4.1 mmol/L、HDL-C<1.04 mmol/L)的多少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LDL≥4.1 mmol/L、HDL-C<1.04 mmol/L、TG≥2.26 mmol/L、TC≥6.3mmol/L、BMI≥25,空腹血糖≥7 mmol/L、高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随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不断的增高.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溶血磷脂酸相关磷脂(AP)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NSTEACS患者70例(NSTE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30例;随机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查体30例作为对照组。VSTEACS组于入院第2天晨空腹采血,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晨空腹采血,按照LPA和A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LAP值和AP值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UAP组与对照组比较,LPA和AP明显升高(P〈0.05);NSTEMI组LPA和AP升高更加明显,不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UAP组比较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NSTEACS血小板活化现象存在,以NSTEMI最为明显,验证了抗血小板药物在NSTEACS中应用的重要性。研究导致血小板活化的各类物质的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将是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如何应用普通肝素(UFH)抗凝。方法选择接受PCI的老年AC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采用静脉UFH抗凝至少24 h,并随机分为试验组(50倒)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按预先设定的UFH标准化抗凝方案调节剂量,对照组由值班医师凭经验调整剂量。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5~75 s作为UFH抗凝治疗范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量APTT 328次和351次,两组抗凝达标比例分别为80.2%和47.3%(P<0.01)。试验组达到治疗范围的平均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2.9±3.4)h vs (7.6±3.4)h,P<0.01];试验组24 h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平均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16.9±3.5)h vs(11.6±4.1)h,P<0.01]。结论 UFH标准化抗凝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抗凝。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均为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 人选2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酯20~40mg.d-1或缬沙坦80~160 mg·d-1治疗,共8周.结果 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酯组与缬沙坦组SeDBP平均下降(10.58±6.82)mmHg及(9.38±7.16)mmHg;奥美沙坦组与缬沙坦组分别有60%及61.74%患者剂量加倍,加量有效率分别为52.22%及51.85%.治疗8周后,2组SeDBP平均下降(15.72±6.03)mmHg及(14.12±6.79)mmHg.治疗4周后,奥美沙坦酯组与缬沙坦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及7.5%(P>0.05).结论 每日1次口服奥美沙坦酯胶囊20~40 mg·d-1,能24 h平稳降压,其8周总有效率79.65%;与缬沙坦80~160 mg·d-1的降压疗效相近.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