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王晞星教授系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40载,擅长以"和法"治疗肿瘤及疑难杂症。笔者跟师临床,现将王晞星教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筛选有效中草药对佝偻病的防治及探讨剂型改革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民间验方有用中药苍术防治小儿佝偻病者,但对其有效部位、药理及毒理实验、临床防治效果等方面的资料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苍术的有效部位进行了分离提取,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首先将苍术加工处理,分离并提取其有效部位——苍术挥发油,然后将实验性佝偻病鸡随机分为5组,给药前后定期进行X线、病  相似文献   
13.
肠疗技术即肠道给药的治疗技术,是将祖国医学的中药资源与肠疗技术相结合,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充分结合,是一项很强的适宜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就给药方式选择,给药条件选择,中医肠疗系列疗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丽坤  郝淑兰 《光明中医》2012,27(1):150-152
口疮是化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肿瘤化疗过程中,尤其是应用氟尿嘧啶类等抗代谢药过程中,口疮的发生率极高,不仅引起疼痛,影响正常进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化疗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及耐药性逆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1/3。化疗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产生,化疗疗效往往不佳。深入探讨胃癌MDR产生机制,寻找有效低毒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对提高化疗的有效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转运蛋白有关的耐药机制、酶系统有关的耐药机制、细胞凋亡与耐药、细胞因子等四方面肿瘤细胞MDR产生的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培本中药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胃癌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将67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DOF方案化疗,治疗组DOF方案化疗同时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日40ml。两组均为21天一周期,共进行2个周期。观察体重变化、症状改善和血液学毒性反应。结果治疗2周期后体重恶心呕吐、消瘦症状及血液学毒性反应中WBC总数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乏力、HGB、PLT、ALT、BUN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有增效减毒作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425例慢性荨麻疹的变应原皮试及脱敏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及观察疗效,我们对1425例慢性荨麻疹进行变应原皮试分析,其中595例行脱敏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观察对象 本组病例主要来自泰安地区,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诊断依据见参考文献[1]。2.一般资料 男536例,女889例,年龄4~74岁,平均34.4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3.8年。多数病例长期应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及中药针灸疗法,效果不理想。方法与结果1.皮试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变应原浸液,皮试方法、注意事项及结果判定标准见参考文献[2]。2.皮试结果 1425例中1291例进行了吸入组皮试检查,其中尘螨692例…  相似文献   
18.
吉海杰  郝淑兰  吕林  王淑敏  王晞星  唐旭东 《中草药》2022,53(15):4875-4881
胡黄连Picrorhizae Rhizoma为中医临床清虚热要药,目前一般认为其功效与环烯醚萜类、苯乙醇糖苷类和酚苷类化合物相关,而对于胡黄连所含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关注较少。研究表明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属于迈克尔反应受体小分子,具有抗肿瘤等重要药理活性。对胡黄连中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进行综述,一方面比较了2种基原胡黄连所含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差异,另一方面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总结,为深入探索胡黄连功效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二藤散结方对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影响及与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VCR,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法检测二藤散结方对SGC7901/VCR的影响及与细胞膜P-gp表达的关系.结果 二藤散结方能逆转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增加SGC7901/VCR细胞内ADM浓度,下调SGC7901/VCR细胞膜P-gp的表达.结论 二藤散结方能逆转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逆转机制与细胞膜P-gp表达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柱色谱方法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乙醇提取物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HR-MS、1D和2D NMR等技术鉴定结构,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分离得到4个葫芦烷型糖苷,分别为2β-D-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5-二烯-22-酮(1)、2β-D-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4-二烯-22-酮(2)、25-乙酰氧基-2β-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烯-22-酮(3)、25-乙酰氧基-2β-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3-(E)-二烯-22-酮(4),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葫芦烷型糖苷。对4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均大于100μmol·L-1,表明这4个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