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8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2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93篇 |
预防医学 | 46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表达纯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活促进因子(Rpf)及结构域(domain)蛋白,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牛长的影响.方法 诱导表达含有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和pPro-EXHT-Rpf domain,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 蛋白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刺激不可培养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果 获得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5%和93%,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分别为30×103和12×10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1 mg/L和337 mg/L.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的蛋白为我们所需要的目的 蛋白.所获得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能够促进不可培养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论 表达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且藤黄微球菌Rpf蛋白与Rpf结构域蛋白具有一致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表达纯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活促进因子(Rpf)及结构域(domain)蛋白,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牛长的影响.方法 诱导表达含有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和pPro-EXHT-Rpf domain,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 蛋白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刺激不可培养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果 获得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5%和93%,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分别为30×103和12×10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1 mg/L和337 mg/L.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的蛋白为我们所需要的目的 蛋白.所获得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能够促进不可培养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论 表达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且藤黄微球菌Rpf蛋白与Rpf结构域蛋白具有一致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获得人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N端活性片段蛋白,为BPI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套式PCR扩增出BPI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然后亚克隆入质粒pcDNA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BPI;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CHO细胞并筛选阳性克隆,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BPI的表达和免疫学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包括信号肽在内的BPI活性片段编码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相比,有6个核苷酸差异。转染筛选的阳性CHO细胞克隆表达产物能够被抗BPI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BPI活性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真核表达成功,为BPI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 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同时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志贺菌606bp、沙门菌314bp和霍乱弧菌482bp的目的基因.结论 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一步法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体系,可用于高危腹泻致病菌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用真核转录载体pS ilencerTM3.1-H1 neo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重组真核转录载体,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PC-3,通过RNA干扰(RNA i)阻断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研究survivin基因沉默后对PC-3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DNA正义链及反义链变性、退火,形成的双链DNA与pS ilencerTM3.1-H1 neo线性质粒用T4DNA连接酶连接,重组质粒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C-3细胞,通过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设计合成的DNA已正确插入载体。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表明,pS ilencer3.1-SVV2和pS ilencer3.1-SVV3重组载体有效地阻断了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survivi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增加了10%~15%,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survivin基因的真核转录载体pS ilencer3.1-SVV1、pS ilencer3.1-SVV2和pS ilencer3.1-SVV3,后两者可有效地阻断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使转染后PC-3细胞的凋亡增加了10%~15%,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相似文献
26.
前列腺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评价放射免疫治疗对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作用,用131I标记人精浆蛋白(γSm)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放射免疫治疗。35只荷瘤裸鼠分对照组、腹腔给药组、瘤内给药组、分次给药组及非特异抗体组5组。比较各组移植物的体积,生长抑制率及动物生存时间。结果:131IγSm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同样剂量下瘤内给药抑制效果优于其它方法给药,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5.7%。结论:131IγSm放射免疫治疗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多肽K237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亲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与K237结合的VEGF受体KDR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K237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结合能力。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有KDR的表达;流式结果显示:多肽K237以浓度依赖性与LNcap细胞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多肽K237结合在LNcap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结论:多肽K237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为利用多肽K237通过抑制自分泌途径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提供了基础,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采用植绒转运拭子联合显色培养基对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A)定植进行快速筛查,了解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SA定植情况,为预防SA感染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Swab植绒转运拭子采集某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鼻前庭标本,以WASPLab微生物自动化系统接种于羊血琼脂培养基和MRSA/SA显色培养基,孵育培养16、40 h,自动拍摄、观察菌落,通过质谱(MALDI-TOF MS)、药敏试验和mecA基因检测对SA进行验证。结果共采集200份鼻前庭标本,检出SA菌株48株,其中MSSA23株(占47.9%),MRSA25株(占比52.1%),鼻腔SA定植率为24.0%,MRSA定植率为12.5%。SA筛查阳性报告平均时间为(17.6±6.1)h。培养与质谱鉴定、耐药表型检测的符合率为100.0%,与mecA基因检测的符合率为97.9%。结论基于植绒转运拭子联合显色培养基的快速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报告时间较短,可以用于SA定植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开发条形码生成系统,应用于XE-2100血液分析仪,实现仪器与LIS的双工通讯。方法: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PowerBuilder7.0建立相关数据库/表,通过务形码控件MSBCODE9.0CX,将患者资料和检验项目信息生成条形码,并将编写的源代码生成单独可执行程序及其动态链接文件。结果:条形码清晰,识别率高,双工通讯稳定,数据存储安全可靠。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在其分析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对检测数据的管理水平,杜绝标本差错。结论:应用条形码技术,规范了工作流程,为血液细胞学检验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