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田听玉  郑瑾 《全科护理》2012,10(3):274-275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基本保证。人体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的正常范围在36.5℃~37.5℃[1]。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病人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的现象[2],尤其常见于大手术、老年及婴幼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动脉壁匀浆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QDTMT的抗AS机制. 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模型组(model)、空白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QDTMT低剂量组(QDTMTL)、QDTMT中剂量组(QDTMTM)、QDTMT高剂量组(QDTMTH). 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D3建立大鼠AS模型,各组动物ig给药.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匀浆中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ICAM-1和VCAM-1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能减少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P<0.01-0.05),且QDTMTH的作用明显优于QDTMTL(P<0.05). 结论: QDTM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QDTMT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重组LTB蛋白在水弧菌VSP60中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rLTB)工程菌(VSP60)高效表达的条件。方法 以UVP凝胶照相系统扫描以及改良Lowry’s法检测rLTB表达量并分析各种因素对其影响。利用Sephacry1 S-100凝胶层析纯化rLTB蛋白。结果 工程菌30℃振荡培养至吸光度(A600)值达0.2-0.3时加IPTG(终浓度为0.5mmol/L),诱导培养18-22h为rLTB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Sephacryl S-100凝胶柱一步层析后。rLTB蛋白纯度可达98.1%。结论 本研究所用的培养和纯化工艺简单易行。可获得高产量、高纯度的rLTB蛋白。  相似文献   
94.
吉西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10例晚期及复发鼻咽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瑞莲  吴冬  郑瑾  陈亦欣  陈伟 《肿瘤学杂志》2004,10(3):F003-F003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及复发鼻咽癌的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95.
黎宁  陈彦伟  磨思慧  郑瑾 《广西医学》2006,28(3):366-367
目的观察光子嫩肤仪治疗皮肤常见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瑞典紫色兰朵光子嫩肤仪中580nm、535nm两种波长的光,治疗皮肤常见色素病变(雀斑、黄褐斑、色素沉着等)及血管性病变(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Ⅰ期等).结果治疗雀斑、黄褐斑、咖啡斑、色素沉着、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痤疮色素等各种类型患者共307例,有效率100%,无并发症.结论光子技术治疗皮肤色素及血管性疾病疗效确切,损伤小,但个体差异大,治疗参数应实现个体化.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解毒散结方联合硫酸镁溶液外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将96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溶液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毒散结方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治疗组的静脉炎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治疗组的血流信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散结方联合硫酸镁溶液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凉血活血方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选取合适的细胞数进行铺板,将凉血活血方(浓度为1.125、2.228、3.31、4.37、5.41 mg/ml)作用于SiHa细胞24 h、48 h,MTT及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24 h细胞的凋亡率,并用光镜观察此时的细胞状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药物(浓度为1.125、2.228、3.31 mg/ml)作用24 h后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及CCK-8结果显示:药物作用24 h,除1.125 mg/ml外,其余浓度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药物作用48 h,除MTT中1.125 mg/ml外,其余各浓度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光镜下观察显示:除1.125 mg/ml外,其余组可见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皱缩、变圆等凋亡形态。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各浓度的凉血活血方均可促进SiHa细胞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除1.125 mg/ml外,其余浓度可使Bcl-2/Bax的比值下调。结论:一定浓度的凉血活血方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的比值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8.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 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 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 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从导管注入顺铂80mg,氟尿嘧啶1000mg,表阿霉素60mg,其中将表阿霉素与碘化油10ml混合乳化后行栓塞.治疗组34例,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再行局部高频透热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4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0.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73.53%、58.82%、38.24%,对照组分别为74.29%、75.14%、45.71%、22.86%,治疗组有增高的趋势.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L1基因果蝇表达质粒。方法:以pUC18-HPV18为模板,运用PCR方法扩增不含核定位序列的HPV18L1DNA片段;PCR产物连接至PGEM-TEasy质粒,并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HPV18L1DNA片段亚克隆到果蝇表达载体pMT/BiP/V5-HisA中;利用酶切及PCR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重组果蝇表达质粒pMT/BiP/V5-HPV18L1。结论:pMT/BiP/V5-HPV18L1重组果蝇表达质粒为下一步转染果蝇S2细胞及制备HPV18VLP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