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凉血活血方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选取合适的细胞数进行铺板,将凉血活血方(浓度为1.125、2.228、3.31、4.37、5.41 mg/ml)作用于SiHa细胞24 h、48 h,MTT及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24 h细胞的凋亡率,并用光镜观察此时的细胞状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药物(浓度为1.125、2.228、3.31 mg/ml)作用24 h后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MTT及CCK-8结果显示:药物作用24 h,除1.125 mg/ml外,其余浓度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药物作用48 h,除MTT中1.125 mg/ml外,其余各浓度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光镜下观察显示:除1.125 mg/ml外,其余组可见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皱缩、变圆等凋亡形态。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各浓度的凉血活血方均可促进SiHa细胞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除1.125 mg/ml外,其余浓度可使Bcl-2/Bax的比值下调。结论:一定浓度的凉血活血方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的比值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2.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 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 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 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供肾零点活检病理结果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实施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采用零点活检病理结果评估供肾质量,并按照Banff 2013标准、Remuzzi评分及马里兰病理指数(MAPI)对供肾进行病理分级和评分。肾小球数量≥7个,小动脉数量≥2支为合格标本。根据受者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将其分为DGF组和非DGF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小球硬化率、小动脉玻璃样变率、Banff 2013标准评分、Remuzzi评分和MAPI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肾小管损伤/坏死及肾小球内微血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供肾零点活检病理结果与DCD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最终纳入133例受者,其中DGF组26例,DGF发生率为19.5%,非DGF组107例。133例合格肾穿刺标本中,平均获得肾小球数量(13±5)个,中位肾小球硬化率5.8%(0~13.3%),中位小动脉数量5支(3~6支),中位小动脉玻璃样变率0(0~11%),肾间质纤维化占47.4%(63/133),肾小管萎缩占48.1%(64/133),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占58.6%(78/133),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占36.8%(49/133),未见肾小球内微血栓,所有供肾均合并不同程度肾小管损伤/坏死。两组受者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管损伤/坏死以及Remuzz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92和16.81,Z=-2.02,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坏死是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供肾零点活检病理学评估对于预测肾移植短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在供者维护和器官保存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造成肾小管缺血/坏死,以降低DGF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从导管注入顺铂80mg,氟尿嘧啶1000mg,表阿霉素60mg,其中将表阿霉素与碘化油10ml混合乳化后行栓塞.治疗组34例,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再行局部高频透热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为4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0.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73.53%、58.82%、38.24%,对照组分别为74.29%、75.14%、45.71%、22.86%,治疗组有增高的趋势.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高频透热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L1基因果蝇表达质粒。方法:以pUC18-HPV18为模板,运用PCR方法扩增不含核定位序列的HPV18L1DNA片段;PCR产物连接至PGEM-TEasy质粒,并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HPV18L1DNA片段亚克隆到果蝇表达载体pMT/BiP/V5-HisA中;利用酶切及PCR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重组果蝇表达质粒pMT/BiP/V5-HPV18L1。结论:pMT/BiP/V5-HPV18L1重组果蝇表达质粒为下一步转染果蝇S2细胞及制备HPV18VLP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 ,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细胞黏附机制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内皮细胞 ( EC) ,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以及与血管内皮基质间相互黏附、相互作用而导致炎症反应和促凝异常、血栓形成 ,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而黏附分子和黏附蛋白是介导细胞黏附的分子基础。研究发现 ,细胞间黏附分子 - 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 1 )参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心肌细胞 ,释放细胞毒过程 ,在心肌细胞坏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γ-干扰素 ( IFN-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 IGF- 1 ) ,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87.
88.
田听玉  郑瑾 《全科护理》2012,10(3):274-275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基本保证。人体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的正常范围在36.5℃~37.5℃[1]。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病人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的现象[2],尤其常见于大手术、老年及婴幼儿。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于2010年抽取广西6 370名6~13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问卷调查,以《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为判断标准,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370名儿童超重肥胖率为9.9%,其中男童超重肥胖率为12.2%、女童7.5%;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14.6%、农村儿童4.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城乡、父母亲文化程度、出生体重、饮食开支、偏食、吃饭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与儿童超重肥胖有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城乡、吃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偏食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亲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生活环境、饮食行为及运动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饮食调整及运动锻炼是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0.
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工作场所中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方法,但试剂配制比较繁琐,尤其是对盐酸副玫瑰苯胺的纯度要求较高,若溶液空白值吸光度达不到要求,需提纯后再配制溶液;我们尝试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生产的二氧化硫配套试剂测定工作场所中二氧化硫,结果比较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