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79篇 |
内科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0篇 |
综合类 | 71篇 |
预防医学 | 2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联合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和对照组(接受FOLF0X方案化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无完全缓解(CR)者,治疗组有效率(RR)为43.7%,对照组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7.5%,对照组为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组为8月,对照组为7月;中位生存期(OS)治疗组为16月,对照组为14月,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中、重度肝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方面较化疗具有不良反应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清热凉血解毒方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唐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就诊宫颈癌中晚期需放疗宫颈病灶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蒙脱石散与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组给予清热凉血解毒方灌肠。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5 d后,观察比较症状缓解率、放射性损伤分级、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缓解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率87.50%(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放射性损伤0级与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75.
76.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 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 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 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组晚期大肠癌患者共38例,以奥沙利铂85mg/m2静脉点滴2h第1天,甲酰四氢叶酸(CF)2mg/m2静脉点滴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FU 600mg/m2静脉点滴22h,第1、2天。每2周重复,4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8例中CR2例,PR14例,SDl6例,PD6例,总有效率(CR PR)42%。主要毒副反应为神经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黏膜炎等。除2例出现Ⅲ度神经系统毒性外,其余毒副反应均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9.
80.
程序性活检(protocol biopsy, PB)是通过有计划的对移植肾进行穿刺活检及病理学观察, 从而及时诊断移植肾内潜在的并发症, 并在其导致移植肾功能减退前, 指导临床及时进行干预性治疗以及免疫抑制方案调整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PB提供的信息, 不仅可以掌握移植肾的组织病理学基线资料, 而且可以早期、及时的发现移植肾是否存在亚临床排斥反应或病毒感染等所导致的、隐匿的、持续性的炎症损伤, 或者隐匿的免疫抑制剂毒性损伤、复发性肾病等多种并发症, 指导临床及时予以干预性治疗和协助临床判断移植肾的预后。但PB由于存在有创性, 故会增加受者不适及其医疗成本。本文将对PB的利弊及临床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并结合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临床研究, 重新认识PB的独特优势, 以期能在临床实际中更好地合理应用PB保障移植肾的长期有功能存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