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相关记载,对经典名方所用瓜蒌和天花粉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按照年代次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将其果实以“栝楼”为主流正名,“瓜蒌”为其音转,根或其根的制品自宋代《本草图经》以来,以“天花粉”为主流正名。均以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为主流基原。栝楼与栝楼根在汉代已分别入药,自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已经明确其皮、子、茎、根各自功效有别;瓜蒌以完整果实入药,九月至十月成熟后采收,悬挂阴干,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成熟、个大、皮厚柔韧、橙黄色、糖性足者为佳;古代瓜蒌的炮制方法多为捣碎或连皮、子切丝,或将其加工为瓜蒌饼、瓜蒌霜。天花粉以根入药,十一月至十二月采收,除去外皮,晒干,其品质以入土深、块大、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筋脉少者为佳,并认为生于卤地者有毒。天花粉的炮制方法由唐代开始的做粉入药在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直接切片使用。瓜蒌及天花粉近代以来推崇的道地产区在河南灵宝附近,有“安阳花粉”之称,现代则有产祁花粉的安国,产长青瓜蒌的山东济南等知名产区。宋代本草中曾出现以瓜蒌子或瓜蒌仁代替...  相似文献   
8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知母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含有知母的经典名方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知母”为正名;历代所用的知母主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根茎;历代著录的产区为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北京房山等地,近代以来河北易县所产“西陵知母”较为知名,奉为道地,现栽培知母主产地为河北易县、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条粗肥大、质硬、外皮色黄、断面色白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二月、八月,曝干,现代采收多为春秋两季;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用时去毛,切制时忌铁,用酒制或盐水制等,而现代主要有生品和盐制品两大规格。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中知母选用百合科植物知母A. asphodeloides的干燥根茎,原方注明炮制要求的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8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合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等现代化学计量法,分析了西洋参药材传统商品规格特征与7种人参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g_1,Re,Rb_1,Rc,Rb_2,Rb_3,Rd)定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探索西洋参传统商品规格特征与现代化学定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综合评价西洋参药材的质量等级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对40批西洋参药材进行分析,共标定19个峰,所有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在此基础上,以加工方法、商品规格、7种成分质量分数、人参皂苷Rg_1,Re,Rb_1质量分数之和作为原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西洋参药材质量与产地信息相关性较大,而与传统商品规格特征差别较小,说明西洋参药材传统商品规格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揭示了西洋参药材商品规格与传统定性指标、与化学成分定量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西洋参药材质量进行客观综合定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国产和进口西洋参不同器官的品质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辽宁产和加拿大产西洋参不同器官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adzu inert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溶液,梯度洗脱0~60 min,22%~35%A。结果:西洋参茎叶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较其他器官高,而辽宁产和加拿大产西洋参不同器官人参皂苷含量不具有显著差异;7个人参皂苷类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在95.98%~103.76%。结论: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来看,国产西洋参与加拿大产西洋参的不同器官的品质不具有显著差异,且西洋参不同器官人参皂苷含量也不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西洋参不同器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酸枣仁作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3个方面进行文献报道的总结整理,以期为保证酸枣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建立酸枣仁完善的质量控评标准提供一些依据。目前研究发现酸枣仁皂苷、黄酮类、脂肪油等为酸枣仁的主要化学组分;其中酸枣仁皂苷为主要药理活性组分,关于酸枣仁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酸枣仁质量控制手段目前有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整体控制。然而关于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6.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方法目前约有30余种。国内现多采用 PEG 沉淀法,本文就其特异性进行研究,观察了 CIC与肝功能、胆固醇、β脂蛋白及 HBsAg—Ab复合物等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对象661例50~75岁退休老干部,34例肝功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对市场上地龙及其混伪品进行微性状区分,结合灰分、重金属及浸出物的检测,研究和规范市场上地龙的品种,为地龙的鉴别提供依据,提高市场上地龙药材的品质。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市场上不同品种的地龙药材。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样品,拍摄不同景深的图片,利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一张高清的微性状图片来对其进行鉴别;根据中国药典方法对其灰分、重金属和浸出物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微性状鉴别发现不同药材市场上同一产地地龙有不同程度的非正品存在,其受精囊孔周围的乳突情况和所处的环节以及雄孔的形状有明显的区别。不同产地的地龙药材灰分和重金属大部分合格,浸出物大部分不合格。结论:利用微性状鉴别法能够准确快速的鉴别地龙的品种并能区分其混伪品,简单方便,效率高;地龙药材的品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外源ABA对北柴胡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柴胡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柴胡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实验法研究了在不同干旱程度(正常水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叶面喷施10、50和100μmol/L的ABA对柴胡苗的生理特性、皂苷含量及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了外源ABA对柴胡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50μmol/L ABA能够明显的阻止柴胡苗叶片叶绿素和含水量的降低,阻止柴胡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减弱,促进了柴胡体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积累,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增强了柴胡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ABA后合成皂苷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ABA浓度为50μmol/L时皂苷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到最大值,皂苷含量也有所增加。结论:在干旱胁迫下,外源50μmol/L ABA能够提高柴胡1年生苗的抗旱性,同时可显著提高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并且对皂苷含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河北安国引种新疆产贝母黑斑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病害发生受生态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一个自然生长期内病害的发生发展有其规律性。通过调查不同时期感病情况。建立病情预测模型。可以预测病害传播的最快时期。从而在其传播前进行防治,可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0.
化瘀消痰饮防治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痰饮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化瘀消痰饮高剂量组、化瘀消痰饮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化瘀消痰饮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的含量。结果:化瘀消痰饮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论:化瘀消痰饮能有效的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