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3.
目的探讨影响人乳头瘤病毒(HPV)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36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63例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33例为研究组;同期在门诊体检的高危型HPV阴性的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对HSIL和CSCC按临床常规予以治疗,LSIL和HPV感染未行治疗。调查各组一般社会人口学情况,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HPV、阴道微生态及免疫因子情况。结果 LSIL、HSIL和CSCC三组入组基线时HPV阴性率分别为20.58%、18.63%和9.09%,随访3个月三组HPV阴性率分别为67.19%、61.64%和53.85%,随访6个月时三组HPV阴性率分别为78.79%、66.91%和60.87%,随访3个月和6个月三组HPV阴性率均优于基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三组HPV阴性率由高到低为LSIL(91.30%)HSIL(73.33%)CSCC(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曾患妇科病、线索细胞、滴虫、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失调、HSIL、CSCC等是影响HPV转阴的危险因素。较高水平的sIgA、IL-2和IL-10是HPV转阴的保护因素。结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局部免疫可能是影响HPV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骨髓移植作为治疗白血病、淋巴瘤、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可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到50%。70%,是目前治疗自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据报道白血病发病率约4/10万,我国现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病人约4万一6万人。但是由于具有相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成功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在人群中只有1/5000—1/10000。骨髓库由于具有一定量的捐献者资料,是白血病患者寻找合适供体的重要来源。而中国骨髓库的骨髓捐献志愿者人数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骨髓库的志愿者人数,远远无法满足中国白血病病人的需要。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人学生对骨髓捐献的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合并轻中度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我院2013-11/2014-06就诊的小梁切除术后合并干眼症的病例63例63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点眼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wk,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荧光素染色(FL),比较每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结果:用药第2wk后,观察组感觉性症状好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wk后,两组感觉性症状及观察组眼表体征均有好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两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合并轻中度干眼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MRI评估伽玛刀治疗前后脑转移瘤及瘤周水肿的改变。方法选取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8±12.3)岁]共75个病灶,分别于伽玛刀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3个月行增强MRI检查,通过计算肿瘤体积和水肿指数的改变来评价伽玛刀疗效。结果MRI显示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7.0cm3,治疗后减小为3.3cm3;水肿指数由治疗前的9.9减小为4.3。局部肿瘤和水肿控制率分别达到90.7%和85.0%。结论伽玛刀对转移瘤及瘤周水肿有较高控制率,而且肿瘤体积影响伽玛刀疗效。 相似文献
7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身体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存在非化脓性炎症,使多个器官受投寄.部分患者肾脏严短受构,病情迅速恶化‘导致尿毒症而危及生命,做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可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死广率、我们经10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护理体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女问例.男4冽。年龄最小18岁.最大35岁‘其中原发性狼疮36例。并发狼疮肾18冽,并发狼疮性脑病2例.多器官衰竭5例。2护理体会主1疼痛的护理患者由于全县广泛性的关节、肌肉、神经等脏器的损伤而导致周身疼痛。指导病人保持关节正确姿势及…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本院所做的256例接受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病例,对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6例共302侧,Ⅱ型148侧,Ⅲ型139侧,Ⅳ型15侧,手术时间平均(58±13)min,术后随访189例,随访率达73.8%,随访时间1~37个月,平均(14.2±2.3)月。术后26例阴囊水肿,手术区域慢性疼痛1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0.7%。未见手术区域深部感染、补片异物反应、睾丸并发症、性功能异常等。结论: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腹股沟疝理想的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453例(489侧)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腹膜前组和网塞修补组。腹膜前修补组230例(243侧),使用超普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网塞修补组223例(246侧),采用网塞补片行疝环充填式修补术,2组性别、年龄、疝分型构成、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尿潴留、疼痛、精索阴囊肿胀、积液、异物感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腹膜前修补组随访18.1个月,网塞修补组平均随访17.9个月。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疼痛、精索阴囊肿胀、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手术区域深部感染、补片异物反应、睾丸并发症、性功能异常等。腹膜前修补组异物感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较网塞修补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较疝环充填修补术的异物感发生率、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软骨组织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PDCD5)和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 EGR-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来自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KBD
组)10例,同时收集15例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OA组)作为疾病对照,收集6例正常软骨作为健康对照(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
染色法检测3组关节软骨组织中死亡受体调节因子PDCD5和EGR-1表达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和分析3组关节软骨不同分层
间阳性表达率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KBD软骨中层PDCD5阳性细胞表达率(41.35±2.97)%显著高于OA组(26.48±2.04)%和
正常组(19.02±1.88)%(P=0.001和P=0.000),KBD软骨深层显著高于正常组和OA组(P=0.000和P=0.029),OA组也高于正常组
(P=0.038),而3组间的表层软骨细胞PDCD5阳性率无差异(P>0.05);(2)在KBD软骨表层,EGR-1表达显著高于OA软骨和正常
软骨表层(P=0.000和P=0.000),3组软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4±3.09)%、(3.20±1.49)%和(12.66±1.06)%,KBD软骨中层
EGR-1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OA组软骨(P=0.002),而高于正常软骨(P=0.017),KBD软骨和OA软骨深层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正常组(P=0.000和P=0.001),而KBD组和OA组的平均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187);(3)KBD组与正常组的PDCD5和EGR-1
分别在3个软骨细胞层的表达均无相关性,而PDCD5和EGR-1在OA关节软骨表层呈强正相关。结论KBD软骨深层PDCD5显
著上调,而软骨表层和深层EGR-1显著高表达,提示这两种重要的细胞死亡相关因子在大骨节病软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 EGR-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来自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KBD
组)10例,同时收集15例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OA组)作为疾病对照,收集6例正常软骨作为健康对照(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
染色法检测3组关节软骨组织中死亡受体调节因子PDCD5和EGR-1表达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和分析3组关节软骨不同分层
间阳性表达率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KBD软骨中层PDCD5阳性细胞表达率(41.35±2.97)%显著高于OA组(26.48±2.04)%和
正常组(19.02±1.88)%(P=0.001和P=0.000),KBD软骨深层显著高于正常组和OA组(P=0.000和P=0.029),OA组也高于正常组
(P=0.038),而3组间的表层软骨细胞PDCD5阳性率无差异(P>0.05);(2)在KBD软骨表层,EGR-1表达显著高于OA软骨和正常
软骨表层(P=0.000和P=0.000),3组软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4±3.09)%、(3.20±1.49)%和(12.66±1.06)%,KBD软骨中层
EGR-1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OA组软骨(P=0.002),而高于正常软骨(P=0.017),KBD软骨和OA软骨深层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正常组(P=0.000和P=0.001),而KBD组和OA组的平均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187);(3)KBD组与正常组的PDCD5和EGR-1
分别在3个软骨细胞层的表达均无相关性,而PDCD5和EGR-1在OA关节软骨表层呈强正相关。结论KBD软骨深层PDCD5显
著上调,而软骨表层和深层EGR-1显著高表达,提示这两种重要的细胞死亡相关因子在大骨节病软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