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建立测定不同产地卷柏中阿曼托双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OX S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40:60),柱温30 ℃;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337 nm.结果 阿曼托双黄酮含量为1.19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98%(n = 9),线性范围0.1~0.6 μg·ml-1(r=0.999 8).结论 该法快捷、灵敏、准确,可作为评价卷柏药材质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卷柏提取物进行雌激素活性筛选,探索卷柏发挥雌激素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小鼠子宫增重试验,将卷柏分别以70%乙醇回流所得总部位经聚酰胺柱分离;95%乙醇回流药渣经水提取;药渣水提物去除多糖等所得的卷柏各组分进行雌激素活性筛选。运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卷柏95%醇提物、药渣水提物进行分析。结果:70%乙醇回流所得的卷柏总部位、药渣水提物高剂量、药渣水提物去多糖组与空白组比较,均能显著性增加小鼠子宫系数(P<0.01),卷柏其余各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卷柏95%醇提物中穗花杉双黄酮为其主要成分,而药渣水提物中基本不含穗花杉双黄酮。结论:95%乙醇回流药渣水提法与聚酰胺柱分离法相比,前者更适合于卷柏雌激素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水溶性除多糖物质为卷柏中发挥雌激素样作用的有效部位;HPLC指纹图谱结果提示,穗花杉双黄酮不是卷柏发挥雌激素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麻黄水煎液及拆分组分的利尿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水负荷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氯噻嗪组(0.017 g·kg~(-1)),麻黄水煎液组(2.34 g·kg~(-1)),生物碱组(0.020 g·kg~(-1)),非生物碱组(0.105 g·kg~(-1)),醇沉组(0.132 g·kg~(-1)),挥发油组(0.9333×10-3m L·kg~(-1)),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大鼠代谢笼法,观察麻黄水煎液及拆分组分对大鼠尿量的影响;微板法检测尿氯(Cl-)、尿钾(K+)水平;比浊法检测尿钠(Na+)水平;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渗透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DH),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麻黄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能显著增加大鼠尿量和尿液电解质排泄,降低尿渗透压,ADH,AQP2水平(P0.01或P0.05)。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的组分主要为生物碱,且发挥利尿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ADH的水平和AQ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南葶苈子各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诠释南葶苈子各拆分组分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Silica gel等柱色谱技术结合高压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南葶苈子的20%和80%乙醇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28个化合物的结构。从2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3),异鼠李素-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7),芥子酸甲酯(8),丁香醛(9),(S)-对羟基苯基乳酸(10),(S)-2-羟基苯丙酸(11),东莨菪内酯(12),芥子酸(13);从8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槲皮素(17),山柰酚(18),异鼠李素(19),丁香酸(20),槲皮素-3-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21),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22),6-O-[E]-Sinapoyl-(α- and β)-D-glucopyranoside(23),dimethyl(E,E)-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lign-7,7′-dien-9,9′-dioate(24),索马榆脂酸二甲酯(25),2-羟基-3-吲哚丙酸(26),2-羟基-3-吲哚丙酸甲酯(27),4''-甲氧基二氢槲皮素(28)。结论:化合物7-11,21-28均是首次从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近十年来有关复合型木脂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1999—2010年的相关文献,对新发现的复合型木脂素从其植物分布、结构类型、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复合型木脂素主要包括木脂素与黄酮、生物碱、香豆素、萜类的复合体,具有抗炎、抗氧化、细胞毒性等活性。结论:复合型木脂素结构新颖,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7.
目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地黄基因组大小和特征等信息,为绘制地黄全基因组精细图谱提供依据。方法将已知基因组大小的大豆Glycine max和辣椒Capsicum annuum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技术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黄基因组进行survey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地黄全基因组重复序列比例、基因组杂合度以及GC含量等信息。结果根据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地黄基因组大小介于大豆和辣椒之间,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应在2.00~2.12 Gb。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132.79 Gb高质量的数据,总测序深度约为66.40×,估算地黄基因组大小为2.03 Gb。根据Kmer分布情况,估算地黄基因组重复序列比例为78.48%,杂合度为1.93%,GC含量为37.27%。从基因组基本结构特征上看,地黄基因组属于高重复、高杂合、大基因组的复杂基因组。结论获得了地黄基因组大小和特征等信息,这些信息将为绘制地黄全基因组的精细图谱奠定基础,也为阐明地黄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冷热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肺转移及外周血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冷热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切除肿瘤,冷热治疗组患者于术前辅以肿瘤冷热物理治疗。于治疗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疗效及生活精神状态;并通过胸部CT法检测对比术后2组患者肺肿瘤转移结节面积;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冷热治疗组患者缓解率(54.8%)、生活精神状态KPS评分[(87±12)分]、肺肿瘤转移结节面积[(2.24±0.78)cm2]等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常规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百分比高达72.5%,CD4+和CD8+ T细胞则分别达2.2%和1.8%;而冷热治疗组患者MDSCs百分比为5.3%,CD4+和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6.7%和13.9%,与常规治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于肿瘤切除手术前辅以冷热物理治疗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患者肺转移,提高患者康复疗效及生活精神状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冷热物理治疗能调控机体免疫抑制微环境、刺激全身性抗肿瘤免疫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个浓度(50,100,200μmol·L-1)黄芩苷组,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活性;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含量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激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个浓度黄芩苷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活力(P<0.05),上调Bax表达,而下调Bcl-2、Cyclin D1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P<0.05),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并提高Caspase 3活性(P<0.05)。100,200μmol·L-1黄芩苷可显著抑制Cyclin A1及PI3K表达量。结论黄芩苷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相关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