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目的:探讨桑白皮各性味拆分组分的寒热药性。方法: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优甲乐(120μg/kg)15 d建立热证模型,同时给药桑白皮水煎液及各性味拆分组分,给药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肛温及自主活动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肝脏中GCK、PFK-1、PK、PGK、PDH、acetyl-CoA、ICD、α-KGDHC、PYGL、GSK-3、CCR、COX、ATPs、ADK、Na+-K+-ATP酶的表达及ATP、ADP、AMP、NAD+、NADH的含量。结果:桑白皮水煎液及各性味拆分组分均升高体质量,降低肛温,减少自主活动次数,降低GCK、PFK-1、PK、PGK、PDH、acetyl-CoA、CS、ICD、α-KGDHC、FUM、PYGL、GSK-3、ATGL、ATP、CCR、COX、ATPs、ADK、Na+-K+-ATP、NADH的表达或含量,升高ADP、NAD+、NAD+/NADH的含量。结论:桑白皮各性味拆分组分能显著改善热证的亢盛状态,其药性为“寒凉。”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研究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D-(+)-棉子糖(Ⅰ),阿魏酸(Ⅱ),β-谷甾醇(Ⅲ),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4.
目的:建立冬凌草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熊果酸在0.612μg~3.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值为1.23%.结论:此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作为冬凌草胶囊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5.
石胆草的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晓珂  李军  冯卫生  毕跃峰  冀春茹 《中草药》2002,33(10):881-883
目的: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凝胶、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O-β-D-(3,4-二羟 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alceolarioside A,I)、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alceolarioside B,Ⅱ)、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nuomioside A, Ⅲ)、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isonuomioside A, Ⅳ)、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1→6‘)-葡萄糖苷(lugrandoside,V)、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1→6’)-葡萄糖苷(isolugrandoside, Ⅵ)。结论: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6.
探究山茱萸水提物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_(25-35)(β-amyloid protein_(25-35),Aβ_(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损伤和神经炎症的作用,为山茱萸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将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0.2 mg·kg^(-1))以及山茱萸水提物低(1.3 g·kg^(-1))、中(2.6 g·kg^(-1))、高(5.2 g·kg^(-1))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采用Aβ_(25-35)侧脑室注射的方法构建AD动物模型,之后灌胃给药24 d。在动物解剖前1周进行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原代海马细胞凋亡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protein 1-42,Aβ1-42)及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phosphorylated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p-Tau)的水平;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山茱萸中化合物对Aβ_(25-35)诱导N9细胞损伤的作用;分子对接分析咖啡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马栗树皮素和(+)-南烛木树脂酚与Aβ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之间的相互作用。山茱萸水提物通过增加Aβ_(25-35)诱导小鼠自主活动时间、自主交替率、偏好系数和辨别系数改善了其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升高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β1-42、p-Tau、IL-6、TNF-α、胱天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9,caspase-9)、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减少胶质细胞活化数量,显著减轻了Aβ_(25-35)诱导小鼠脑损伤和神经炎症。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马栗树皮素和(+)-南烛木树脂酚可改善Aβ_(25-35)诱导N9细胞损伤,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咖啡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马栗树皮素和(+)-南烛木树脂酚与APP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与IL-6、TNF-α结合较弱。山茱萸水提物通过减少脑内细胞凋亡和胶质细胞活化数量,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来改善Aβ_(25-35)诱导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脑损伤。其中咖啡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马栗树皮素和(+)-南烛木树脂酚可能是山茱萸发挥抗AD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对通脉丹胶囊中人参,黄芪,赤芍的主要成分作了薄层定性鉴定,利用CS-930型薄层扫描仪对君药大黄中的大黄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其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进行了考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泡桐花提取物雌激素活性及其对卵清白蛋白(OVA)致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采用MCF-7细胞模型筛选出泡桐花提取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采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雌激素受体α拮抗剂(MPP)、雌激素受体β拮抗剂(THC)与雌激素膜受体GPR30拮抗剂(G15)干预雌激素活性有效剂量下的MCF-7细胞增殖,探讨其雌激素受体作用途径;采用小鼠子宫增重试验,计算性未成熟小鼠的子宫指数,以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含量;采用Westren blot法测定小鼠子宫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和雌激素膜受体(GPR30)表达水平,进一步体内验证泡桐花提取物雌激素活性;OVA致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0.5 mg/kg组、泡桐花提取物155、310、620 mg/kg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组,雾化激发前30 min共同作用小鼠,连续7 d,末次给药24 h后,小鼠脱颈处死,计算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指数,E...  相似文献   
159.
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在苦苣苔科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该科植物所合的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黄酮类、苯乙醇类、醌类、萜类及其他类,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及抗蛇毒活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0.
郑晓珂    张鑫  王小兰    侯庆伟  陈克宇  王彦志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4):1216-1221
目的: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卷柏提取部位(A,B,C,D)对此大鼠模型肝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除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尾部采血,测量血液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根据TC值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卷柏A组、卷柏B组、卷柏C组和卷柏D组(n=10)。连续给药16周后处死,给药的同时给予高脂饲料。计算大鼠的体重增长情况和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脏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水平。结果:给药16周后,卷柏A组和D组的ALT,AST,TC,TG,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APN,VLDL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并且D组用药量明显低于A组,相当于A组用药量的1/4。结论:卷柏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降低脂肪在肝脏中积聚,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卷柏提取物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积聚、改善肝脏脂肪变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肝脏中VLDL水平有关;卷柏提取部位D可能是其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