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57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23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77篇 |
预防医学 | 30篇 |
药学 | 2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爱肤敷料在中厚皮片供皮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多爱肤(DuoDerm)敷料作封闭疗法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对52例封闭疗法病人和50例传统疗法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可能性及其疼痛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封闭疗法较传统疗法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6.5d,创面疼痛程度低,未引起创面感染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用多爱肤敷料做封闭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盐酸米多君 (管通 )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对 13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管通与安慰剂的对比研究。试验组 6 8例 ,服管通 2 .5mg/次 ,3次 /d ,疗程 4周 ;对照组 6 8例 ,以安慰剂替代管通。 结果 完成试验 12 9例 ,,管通组 (6 6例 )平均尿失禁量减少 9.9g ,安慰剂组 (6 3例 )减少 3.1g ;管通组尿失禁等级评分减少 1.0 2分 ,安慰剂组减少 0 .35分 ;管通组的客观有效率和主观有效率分别为 6 6 .7%和 80 .3% ,安慰剂组分别为 31.7%和 33.3%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0 1)。管通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 15 .0 % ,安慰剂组 17.1%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明显 ,优于安慰剂 ,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相似。 相似文献
3.
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模拟分娩产伤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建立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模型.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10只);Ⅱ组为阴道扩张组(10只),模拟产伤;Ⅲ组为卵巢切除组(10只),模拟雌激素水平下降;Ⅳ组为阴道扩张+卵巢切除组(10只).3个月后,分别对4组大鼠行尿动力学检测以证实压力性尿失禁.结果 3个月中3只大鼠死亡.Ⅰ组腹压漏尿点压(ALPP)为(77.04±3.53)cm H2O,Ⅱ组为(52.71±2.62)cm H2O,Ⅲ组为(52.87±2.69)cm H2O,Ⅳ组为(25.10±2.18)cm H2O.Ⅱ、Ⅲ和Ⅳ组ALPP值均低于Ⅰ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Ⅱ、Ⅳ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分娩产伤和雌激素下降均能成功获得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模型;同时模拟2种病因,模型建立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引起尿失禁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2例诊断为脑血管意外伴有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静止期尿道压测定、充盈期及排尿期膀胱尿道功能测定)并按Burney分类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病变部位、脑血管意外性质和病变半球侧与尿动力学的关系。结果4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者31例(73.8%):其中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19例(45.2%),逼尿肌-外括约肌不协调3例(7.1%),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9例(21.4%);逼尿肌反射减低,外括约肌协调者11例(26.2%);无逼尿肌功能正常者。发生膀胱顺应性减低5例(11.9%),发生尿感缺失者11例(26.2%)。初感尿容量(140.00±46.97)ml;膀胱最大容量(293.20±60.71)ml;最大尿道闭合压(65.14±19.83)cmH2O。逼尿肌最大收缩力(Pdetmax)为(60.98±31.11)cmH2O;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为(35.98±17.46)cmH2O;逼尿肌收缩时间(Tcon)为(86.07±36.09)sec;最大流量(Qmax)为(9.02±5.62)ml/s。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其发病部位多见于基底节、皮层多灶以及额顶叶,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无明显差异,左右半球病变对尿动力学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管意外后尿失禁的尿动力学异常主要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部分出现逼尿肌反射减弱,但感觉正常,感觉缺失者较少见;外括约肌功能以无抑制性松弛为主,其次为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少数出现不协调;较少出现膀胱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144-148
医师对皮肤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准确诊断密不可分,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实现准确治疗的目标,而要"准确诊断",实验诊断尤其是免疫实验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皮肤病学的发展史就是一段"免疫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不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术后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8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了94例112指末节离断的患者,采用只吻合指动脉、神经,结合术后予以拔甲及指端侧方小切口放血的方法替代静脉,以维持再植指的血液循环,解决了静脉受阻的难题,从而使再植指成活。本组94例112指,成活106指,成活率为94.6%。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94例112指,男72例88指,女22例34指,最小年龄为11个月,最大年龄为64岁;致伤原因:挤压伤41例,压砸伤30例,切割伤23例,均为完全性离断;离断手指:拇指39指,食指26指,中指20指,环指18指,小指9指;伤后至手术时间1~18h。结果:手术94例112指,成活106指,其中6指术… 相似文献
7.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细胞外区3-4表位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emphigus vulgaris antigen,PVA)细胞外区3—4(extracellular domain,EC3—4)表位的致病性,并与EC1—2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寻常型天疱疮新生鼠模型,构建含有PVA EC3—4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通过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血清,皮下注射至BALB/c新生鼠,从临床、组织病理、电镜和免疫荧光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鼠经皮下注射特异性兔抗EC3—4抗体后均未出现红斑、水疱等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亦未见表皮内水疱形成,可见棘层松解现象。电镜显示棘层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距增宽,部分桥粒分离、溶解、消失。免疫荧光以正常小鼠皮肤为底物,显示IgG荧光沉积。结论:PVA EC3—4表位亦为PVA的致病性表位。 相似文献
8.
9.
10.
IL-2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PBMC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IL 2 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中的表达情况 ,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RT PCR方法检测IL 2 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和正常人相应部位皮肤及PBMC中的表达。结果发现 ,用上述方法在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皮肤中均不能检测到IL 2 0的表达。RT PCR检测发现 ,IL 2 0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的阳性率为 2 5 % ,在正常人PBMC中的阳性率为 87 5 %。由此得出结论 ,虽然皮肤是IL 2 0作用的靶器官 ,但其本身并不表达IL 2 0。PBMC表达IL 2 0 ,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IL 2 0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人 (P <0 0 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