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牡荆叶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和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对牡荆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2)、猫眼草酚(3)、槲皮素(4)、1,4-二羟基(3R,5R)-二咖啡酰氧基环己甲酸甲酯(5)、灰毡毛忍冬素F(6)、椒二醇(7)、caryolandiol(8)、β-谷甾醇(9)、对羟基苯甲酸(10)和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牡荆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丁熊  郑姣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92-192
0引言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临床上毛霉菌致真菌性角膜炎则比较少见,就目前来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仅3例,而甲癣致毛霉菌性角膜炎国内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现将本院所遇这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在血管壁上的堆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因。该实验构建了低密度脂蛋白多聚体(LDL aggregates)诱导的泡沫细胞模型,对冬青属植物猫耳刺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研究,发现ilexpernoside C(IC1)能显著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通过对泡沫细胞形成相关受体的分析发现,IC1能显著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1(LRP1)的表达。因此,该研究认为皂苷IC1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胞吞作用,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使其可能成为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4.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翼状胬肉发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它们在正常细胞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发生紊乱。一、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1基因家族由IL-1α、IL-1β及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组成。IL-1作为炎症前因子,参  相似文献   
25.
26.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紫堇Corydalis edul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UV,IR等谱学数据共鉴定了10个苯丙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N-反式-芥子酰-3-甲氧基酪胺-4'-O-β-葡萄糖苷(1),N-反式-芥子酰-3-甲氧基酪胺(2),N-反式-芥子酰酪胺(3),N-反式-p-香豆酰酪胺(4),N-反式-芥子酰-7-羟基酪胺(5),N-顺式-阿魏酰酪胺(6),N-顺式-p-香豆酰酪胺(7),N-反式-阿魏酰酪胺(8),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9),N-反式-阿魏酰-7-羟基酪胺(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利用皮质酮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损伤,模拟糖皮质激素诱发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探讨沉香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400 μmol/L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作为神经元损伤模型,给予沉香提取物(5、10、20μg/mL)干预细胞24h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1岁以下婴儿正常眼压值及眼底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视网膜筛查对眼压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9~2020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筛查的≤1岁婴儿285例(570眼),其中男性17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且眼压正常的成年人102例(204眼)作为对照。方法使用ICare手持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婴儿RetCam3筛查前后的眼压值,比较筛查前后眼压变化及其与成年人的异同。主要指标眼压。结果婴儿双眼平均眼压(13.04±3.04) mmHg,左、右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10)。成年人双眼平均眼压(16.82±2.36)mmHg,婴儿眼压较成年人低(t=-18.14,P<0.01)。不同性别婴儿的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5)。行RetCam3眼底检查后眼压(13.93±3.20) mmHg较检查前眼压(12.88±3.12) mmHg升高(t=5.09,P<0.01),出生时胎龄<32周组眼底检查前后眼压的差值(1.64±3.76)mmHg高于≥32周组(0.75±3.22)mmHg(t=2.1...  相似文献   
29.
研究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牡荆子70%丙酮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包括13个木脂素和6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1),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2-萘醛(2),vitexdoin F(3),去四氢铁杉脂素(4),vitexdoin E(5),4-氧代芝麻素(6),L-芝麻素(7),(+)-beechenol(8),ligballinol(9),2-(4-hydroxyphenyl)-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0),松脂素(11),balanophonin(12),the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13),对羟基肉桂醛(14),松柏醛(15),5,7-二羟基色原酮(16),反-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17),覆盆子酮(18)和alternariol 4-methyl ether(19)。化合物8~10,14,18,19为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12,15~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炎和细胞毒活性评价,8个化合物(3,5,7,10,11,14,15,17)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其IC_(50)在7.8~81.1μmol·L-1;4个化合物(1~4)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IC_(50)在5.2~24.2μmol·L~(-1)。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及其胃黏膜上皮细胞保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和ODS等多种色谱技术对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及其理化性质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牛磺胆酸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胃黏膜保护活性筛选。结果 从沉香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R,6S,7S)-5,6,7-三羟基-2-苯乙基-5,6,7,8-四氢-4H-色烯-4-酮(1)、(6S,7S,8S)-6,7,8-三羟基-2-(3-羟基-4-甲氧基)-5,6,7,8-四氢-4H-色烯-4-酮(2)、oxidoagarochromone C(3)、rel-(1αR,2R,3R,7βR)-1α,2,3,7β-tetrahydro-2,3-dihydroxy-5-[2-(4-methoxyphenyl) ethyl]-7H-oxireno[f] [1]benzopyran-7-one(4)、沉香色酮J(5)。化合物35 在20 μmol/L浓度时,相对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27.17±4.38)%、(16.02±2.95)%和(14.84±2.86)%。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四氢色酮N,通过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化合物35 能显著改善牛磺胆酸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表现出一定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