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窥镜室武和平,郑嘉岗(200032)关键词:舌苔,胃镜近年来关于舌诊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但是对胃内粘膜病变与舌苔变化的关联性研究还较为鲜见。本室在1993年对在本室检查胃镜的病人进行了舌苔变化与...  相似文献   
12.
调理肝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调理肝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96例和西药组93例,分别予调理肝脾法组方和多潘立酮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分型的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67%,与西药组(80.6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FD溃疡样型和反流样型的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于动力障碍型和非特异型,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调理肝脾法治疗F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院内镜室对31例消化性溃疡进行内镜下清创加中药喷洒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自1997年7月至1998年3月,临床及内镜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61例。全部病例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分组。即本周经内窥镜确诊者为治疗组,下周确诊者为西药对...  相似文献   
14.
15.
人体苔色与胃粘膜色泽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嘉岗 《中医杂志》1997,38(12):740-742
本文采用视诊与色度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200例人体苔色与胃粘膜色泽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体舌苔色调变化与慢性胃炎性质无关;与慢性胃炎的粘膜相有明显关系。粘膜相为水肿者,白苔居多;以充血为主,黄苔占优;糜烂者,黄色测定值较高。人体舌苔光泽变化与慢性胃炎性质有关。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与其舌苔光泽均不如浅表性胃炎者。光泽明亮度与组织内津液含量有关,萎缩性胃炎粘膜津液明显不足,胃阴虚导致了舌苔光泽欠佳。人体舌苔厚度与慢性胃炎程度有关,炎症越重,舌苔越厚。  相似文献   
16.
归脾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心安神方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临床症状积分法配对分为A组(吗丁啉治疗)、B组(归脾合剂治疗)、C组(归脾合剂 吗丁啉治疗)各40例,疗程均为8周;并通过等级评判法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法,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消化道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C组为87.5%,B组为85.0%,均明显高于A组的57.5%,(P<0.01,P<0.05);C组和B组间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显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HAMA总均分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05),B组和C组均有良好效果(P<0.01)。结论归脾合剂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的抑郁症表现;与吗叮啉合用能使临床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萎缩性胃炎年龄发病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嘉岗 《上海医学》1996,19(7):409-411
萎缩性胃炎年龄发病变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郑嘉岗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987年WHO将其列为胃癌前期状态之一。国内外学者对CAG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旨在努力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比10年前后CAG在不同年龄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工作,上海地区2008年继续开展了对放射诊断、超声诊断和内窥镜三类影像设备产品的售后服务调查。通过对68家医院的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2007年相比,三类医疗器械设备的满意度都有10%以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静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管的显示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判断其在诊断以及内镜下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门脉CTA对186例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筛查,对伴有单支流人道的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粘合剂联合硬化剂治疗,治疗后门脉CTA随访,图像重建后通过血管分析软件测量主要血管,包括流人道胃左静脉(LGV)或胃脾分流道(GSS)、门静脉主干(MPV)、肠系膜上静脉(SMV)和脾静脉(SV)的横截面积来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筛查出伴有单支流人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32例,内镜治疗前主要血管的横截面积:LGV/GSS(89.31±74.10)mm^2,MPV(176.82±64.78)mm^2,SMV(123.89±40.21)mm^2,SV(113.61±56.60)mm^2;治疗后LGV/GSS(71.78±70.33)mm^2,MPV(203.12±64.53)mm^2,SMV(148.55±51.17)mm^2,SV(137.71±57.18)mm^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CTA是一种有效的筛查和内镜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