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车前(Plantago asiatica)在花期采集的全草,日本民间称“Shazenso”,其粉末市售品称“Shazenyomatsu”。长期以来用作利尿药、止咳药或治疗消化紊乱,收载于日本药典。为了确立车前属花粉形态的鉴定,同时也为了鉴定”Shazenso”及“Sh-azenyomatsu的原植物,作者使用了电子显微镜观察车前属6种植物、市售6种“Sh-  相似文献   
62.
作者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破碎或粉末状态的植物性、动物和矿物类生药多种。可以认为扫描电镜在破碎或粉末状态生药的研究和鉴定中是很有用的工具。 鉴定的生药包括:(1)败酱属8种、旋覆花属6种和山黄菊的花粉;(2)洋地黄叶、颠茄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3)车前子、急性子、葶苈子和芥子;(4)生石膏和煅石膏;(5)梅花鹿的鹿角。 对上述生药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特征作了描述,并附有扫描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63.
生药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的药物,涉及到植物分类、生药形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生药鉴定、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电镜术及有关新技术的应用,对现代生药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电子显微镜在生药植物鉴定、中药材炮炙,有效成分形成、组织培养和植物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供有关同志参考。 (一)商品生药原植物的鉴定 1.从花粉粒鉴定生药的原植物: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测量,研究花粉粒大  相似文献   
64.
决明毛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决明毛状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9402菌株从决明子叶外植体上诱导产生毛状根,在MS0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获得。并采用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对毛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决明毛状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桦酯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豆甾醇、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其中芦荟大黄素是首次从决明毛状根中分得。结论:决明毛状根能合成与原植物相似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5.
不同培养基对掌叶大黄毛状根克隆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培养基优化和毛状根克隆系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单克隆掌叶大黄毛状根和4种基本培养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因素。结果不同克隆间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以单克隆毛状根DH 7a最高;培养基种类对毛状根生物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以W P培养基中毛状根生物量最高;大黄毛状根中的5种游离蒽醌中以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为主;不同克隆间5种游离蒽醌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DH 7a最高,并且DH 7a与B 5培养基的组合,5种蒽醌产量最高;克隆和培养基之间互作分析显示克隆DH 5a、DH 5d与W P培养基,克隆DH 7a与B 5培养基对于游离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克隆DH 5c在4种培养基上5种游离蒽醌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利用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大规模生产蒽醌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和黄酮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和果糖以及不同比例的NH+4和NO-3,进行甘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并用HPLC检测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2种碳源中,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均以果糖为碳源时高。在用2%果糖作为碳源时,培养物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总和是3%蔗糖作为碳源的2倍。果糖作为碳源,在2%~6%时,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培养物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总和呈下降趋势,但其中甘草查尔酮的含量却增加5倍以上。硝态氮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当NH+4/NO-3浓度比例为1/2时,甘草愈伤组织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总和达最大值,为151.47 μg·g-1。铵态氮抑制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结论:果糖作为碳源最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硝态氮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67.
窄叶大黄非蒽醌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窄叶大黄非蒽醌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6个非蒽醌类化合物 ,正二十八烷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2-甲基-5-羧甲基-7-羟基色酮、piceatannol和 1种萘苷 6 hydroxymusizin-8-O-β-D-glucopyranoside。 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窄叶大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8.
窄叶大黄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对窄叶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化学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蒽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Ⅳ)、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aloe-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Ⅴ)和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Ⅵ).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窄叶大黄中分得.  相似文献   
69.
13种生药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真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对13例生物的醇提物及13种单体化合物进行啤酒突变性GL7和威克海姆原藻敏感性测度。方法:采用显间直接计数法和MTT(噻唑蓝)法确定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抑菌效果。结果:黄柏、丁香、乌梅、黄连、山豆根对二者均有强烈抑制作用。澳洲茄对威克海姆原藻(Prototheca wickerhamii)的MIC比啤酒酵母突变GL7(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L7)的MIC低40倍。结论:各种生药提取及化学成分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有显著不同,澳洲茄胺是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阻断剂,紫檀芪、7-羟基-4′-甲氧基黄烷和白鲜碱对2种微生物各的甾醇生物合成途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0.
桔梗悬浮培养对细胞天麻素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天麻素即对羟基甲基苯 β D 吡喃葡糖苷 (4 hydroxymethylphenyl β D glucopyranoside) ,为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elataBl .)的主要活性成分[1] ,有镇静、抗惊厥、抗炎、镇痛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物对外源底物进行生物转化从而对其结构进行修饰 ,以获得更有意义的产物的报道[2 ,3 ] 很多 ,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也称生物催化 (biocatalysis) ,是利用植物离体培养细胞或器官、动物、微生物及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