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巨大的左房V波传导至肺动脉,虽然文献中已有描述;但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尚未明了。作者等最近遇到1例急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在肺动脉中出现有V波,其压力明显高于肺动脉收缩压。为此,作者复习近年来在类似病例中的检查结果,希望明确这种传导到肺动脉主干的高大V波,是否不仅可用以判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亦可确定其急性情况。方法:1974年6月至1975年12月,共有760例成人病例进行了右心导管、逆行左心导管及左室电影造影检查。左房压力系由肺动脉楔嵌压及/或经房间隔穿刺的左心导管测定。常规测定肺动脉分支及肺动脉主干  相似文献   
82.
将3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之~(201)铊心肌显象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比。~(201)铊显象之敏感性为81.8%,特异性58.3%。6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前后作~(201)铊显象,5例术后改善,1例造影阴性~(201)铊阳性者在心肌活检后诊断为心肌炎。~(201)铊显象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部位、程度、支数有关。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低,狭窄严重者阳性率高,受累支数多者阳性率反低,4例造影异常而~(201)铊正常者均系3支病变。1例3支病变者旁路术前~(201)铊阴性,术后反呈阳性,提示缺损还为局部心肌供血比例不平衡之结果。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性激素与老年冠心病、脑梗死发病进行了相关性与差异性研究 ,为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探索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理论根据。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 1998~ 2 0 0 0年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 ,老年健康对照组为此期间来本院作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新型载多西紫杉醇聚己内酯-吐温80共聚物(PCL-Tween 80)纳米粒在神经胶质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以PCL-Tween 80和聚己内酯为材料,利用改良的溶剂萃取/挥发方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纳米粒并进行性质表征.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情况,并利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纳米粒对C6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载药纳米粒呈球形,粒径约为200 nm.PCL-Tween 80纳米粒的载药量为10%,28 d内可以释放包裹药物的34.90%.与同浓度的泰素帝(Taxotere(R))比较,载多西紫杉醇PCL-Tween 80纳米粒对C6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更强.结论 载多西紫杉醇PCL-Tween 80纳米粒用于神经胶质瘤的化疗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更有效的化疗方案,自1995年4月至1997年8月,我科应用THP(毗哺阿霉素)、VDS(西艾克)。DDP(顺铂)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7.6岁;其中腺癌17例,鳞癌19例;按WHO分期标准:ⅢA期5例,ⅢB19例,Ⅳ期12例;其中初治者29例,复治者7例。全组病人K’S评分均在70分以上。二、治疗方法:本组36例均采用TVP为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用法是:fliP30-…  相似文献   
86.
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 ,并与缺血性 ST段压低作对比。方法 :记录 77例冠心病、10 1例临床诊断心绞痛、4 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住院当日、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 30 min内的 12导联常规心电图 ,分析其 QTd及缺血性 ST段压低程度。结果 :冠心病和心绞痛组胸痛发作时 QTd和 ST段压低明显增大和加重 ,胸痛缓解后缩小和减轻至接近发作前水平 ,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至≥ 80 ms及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心绞痛组患者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及 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与冠心病组相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性胸痛发作时 QTd明显增大 ,显著高于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发生率 ,动态观察阵发性胸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 QTd变化是较 ST段压低更为敏感的诊断心绞痛的客观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87.
综述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8.
本文观察了43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以血瘀型为主的患者,94%有冠脉狭窄阻塞病变,6%有冠脉痉挛;以气虚气滞型为主的患者,12%有冠脉痉挛,32%有冠脉狭窄阻塞病变,56%为寇脉正常或阻塞管腔直径在50%以下。同时,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聚集度、超声心动图等也作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89.
慢型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的心肌病。主要病变是心肌的多发性灶状坏死,以致斑痕形成。最终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心律失常死亡。而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所致。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我市碘缺乏病得到基本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少数原为稳性甲亢患者其症状明显化,甚至有的并发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为进一步探讨对这一部分患者的治疗经验,笔者对5年来诊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