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探讨8—Br—cAMP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RNA和蛋白质斑点印迹技术相对定量,观察8—Br—cAMP对Eca—109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效应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8—Br—cAMP作用48h后可显著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并见到野生型(wt)p53及iNOS基因表达上调,bcl—2、c—myc基因表达下调,iNOS活性增强,Fas—IR减弱。结论:8—Br—cAMP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效应分子的表达,使之相互作用、相互协同,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凋亡。其中,wtp53在该凋亡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2.
同一细胞非放射性双原位杂交信号显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同一细胞内双原位杂交信号的显示技术。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加生物素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探针或生物素标记的wtp53探针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同时进行原位杂交后,以anti-Dig-AP孵育,以AP-Red为底物显色,杂交信号呈桔红色或桔黄色细颗粒。继之以SA-AP孵育后以NBT/BCIP底物显色,杂交信号呈蓝紫色颗粒。结果:在同一细胞内可见桔黄色和蓝紫色颗粒双杂交信号。结论:应用非放射性双杂交信号的原位杂交技术可观察单个细胞内2种基因共表达的情况。 相似文献
33.
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食管癌高发区病例的食管癌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非食管癌高发区25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聚合酶β基因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5例SSCP结果异常,序列分析显示,1例613位A→T,导致氨基酸序列167位Lys→Ⅱe;2例660位A→G,导致第183位Arg→Gly;2例670位A→G,导致186位Glu→Gly;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SSCP结果均无异常。结论:非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有polβ突变存在。 相似文献
34.
Inourpreviousexperimentsitwasfoundthatacupuncturecouldcontributetoimmunoreg-ulationandimmunefunctionin.i..[l].Nitricoxide(NO)actingasanubiquitousmessengermoleculeandneurotransmitterplayedandessen-tialroleinrelaxingvesselsandcytotoxicitya-gainstinvadingmic… 相似文献
35.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及DNA聚合酶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食管癌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基础上,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DNA聚合酶β(polβ)蛋白表达.结果经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olβ表达降低.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抑制polβ的表达,改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促进癌细胞的分化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36.
金银花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金银花在体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 1组(大剂量组10只)予金银花水煎液(10g/kg)灌胃;实验2组(小剂量组10只)予金银花水煎液(5g/kg) 灌胃;另设对照组(10只)予蒸馏水灌胃。分别在灌胃前、灌胃后1、2h由眼眶取血,分离血浆,检测不同时间血浆内T-AOC、GSH-Px、GSH、MDA、NOS、NO、SOD的变化。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灌胃1、2h后T-AOC、GSH-Px、GSH、SOD都有明显增加,而NOS和NO无明显变化,MDA明显下降; 1h时增加或减少幅度大于2h。结论金银花可提高体内抗氧化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和烟酰胺对原代培养人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取正常人手术切除的包皮,应用热溶素分离表皮与真皮,以胰蛋白酶及EDTA分离表皮细胞为单个细胞。以NIH-3T3作为饲养细胞,单个表皮细胞培养于表皮完全培养基内。将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等分为三份;一份加维生素C,一份加烟酰胺,另一份为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斑点印迹阵列技术检测C-myc、细胞周期蛋白D1、丝聚合蛋白及内披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集落数不同,维生素C组 > 对照组 > 烟酰胺组,维生素C组的集落形态与对照组近似,而与烟酰胺组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C组C-myc、细胞周期蛋白D1、丝聚合蛋白及内披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 值均 < 0.05);烟酰胺组丝聚合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 0.01),内披蛋白表达变动不明显(P > 0.05),而C-myc表达下调(P < 0.05)。结论 维生素C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促进作用。烟酰胺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对其增殖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槲皮素对过氧化氢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实验1(Q_1)组先用0.5mmol/LH_2O_2作用细胞30min,然后再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实验2(Q_2)组先用含有501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h,再换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H_2O_2实验(H_2)组先用含有0.5mmol/L H_2O_2作用细胞30m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HSP-70、NF- k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_1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_2组和Q_2组。由Weaster blod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_1组与Q_2、H_2组相比,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Bax、Caspase-3、NF-kB、HSP-70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提高HSP-70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NIH-3T3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NIH-3T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3T3细胞,平均分为以下四个实验组。槲皮素前保护组(Q1组):先加含有50μmol/L槲皮素培养液培养24h,再换含有0.5mmol/LH2O2的培养液培养30min。槲皮素后保护组(Q2组):先加含有0.5mmol/LH2O2的培养液培养30min;再换含有50μmol/L槲皮素培养液培养24h;H2O2损伤组(H2组):先加含有0.5mmol/LH2O2的培养液培养30min,再换仅含有10%的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24h。对照组(C组):仅加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收集并裂解各组细胞,检测细胞内T-AOC、SOD、GSH-Px、GSH、NOS、NO、MDA的变化,应用MTT实验检测3T3细胞的生存率。结果Q1与Q2、H2组相比,Q1组细胞内T-AOC、SOD、GSH-Px、GSH均有增加,NOS、NO无明显改变,MDA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上调抗氧化酶系活性对3T3细胞的氧化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