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角膜溃疡刮片检查——病因快速诊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通过pET-41 Ek/LIC载体在大肠杆菌工程菌中重组表达恶性疟原虫自噬相关蛋白8(PfAtg8)基因的重组蛋白GST-PfAtg8-6×His,并用蛋白免疫法制备小鼠抗自噬相关蛋白8(PfAtg8)的多克隆抗体,并验证其效价。 方法 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3D7株,并提取DNA,PCR扩增PfAtg8序列全长,与pET-41 Ek/LIC载体通过基因重组直接连接,在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工程菌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GST-PfAtg8-6×His,蛋白免疫法制备鼠抗PfAtg8的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s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效价验证。 结果 PCR扩增PfAtg8基因并插入pET-41 Ek/LIC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进而利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验证该抗体可对重组蛋白进行特异性识别,且效价可达1100 000。结论 成功表达、纯化了GST-PfAtg8-6×His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血清。  相似文献   
84.
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在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点共捕获啮齿动物243只,在7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为褐家鼠,3只为黄胸鼠,病毒携带率为2.88%.用汉城型病毒(SEOV)特异性引物从6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 nt)并测定了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SEOV.用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6株病毒构成两个单元支,其中由褐家鼠携带的3株病毒与Bj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在同一分支,由黄胸鼠携带的3株病毒构成另一分支,与L99、R22及Hb8610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慈溪市的褐家鼠与黄胸鼠分别携带一种不同亚型的SEOV,表现出SEOV在同一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并支持宿主与汉坦病毒共进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85.
86.
欧亚大陆汉坦病毒与啮齿动物间的生态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坦病毒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其主要宿主啮齿动物在多类生境中广泛分布,并且它的各种型别病毒的分布与宿主动物存在特定关系。现从宿主动物栖息地的环境、气候等影响宿主动物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地理生态学角度和汉坦病毒的分子遗传特征方面,阐述HFRS的疫区类型和流行强度,并主要探讨汉坦病毒的地理分布和进化、演化等生物学规律,为汉坦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脑囊虫病可能导致患者中枢和外周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然而,在个别研究中细胞因子表达特征的结果是相互矛盾的.本研究目的是系统地分析囊尾蚴感染状态下脑囊虫病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特征研究结果,整合中枢和外周细胞因子变化的证据.我们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针对脑囊虫病患者中枢及外周细胞因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的研究.该研究纳入14个研究,共518例脑囊虫病和386个对照包括在内.总体而言,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P值=0.0005)和IL-2(P<0.00001)显著较低,但肿瘤坏死因子-a(TNF-α) (P<0.000 01),IL-4(P=0.00001),IL-10(P<0.00001)和sIL-2R(P<0.00001)在脑囊尾蚴病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对IL6和IL-8表达水平在囊虫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IL-2R和IL-6在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水平显著降低,该结果仅由唯一的一项研究支持.这项分析提示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可能参与脑囊虫病患者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88.
目的明确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为该家系的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遗传性眼病相关基因检测, 筛选相关变异, 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变异位点的验证。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发生源自父母的GJA8基因c.855del和c.872dup的复合杂合变异, 这两个变异均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对这两个变异进行分析, GJA8基因c.855del判读为可能致病性(likely pathogenic)变异(PVS1S+PM2+PP4), c.877dup为致病性(pathogenic)变异(PVS1S+PM2+PM3+PP4)。结论 GJA8基因c.855del和c.872dup的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这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提高对曼氏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道2例曼氏血吸虫感染,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曼氏血吸虫病是一种输入性血吸虫病,其可引起发热,胃肠道症状等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据粪检或直肠黏膜活检找到曼氏血吸虫卵,吡喹酮等药驱虫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发热,胃肠道综合征等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且以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0.
顶复门原虫,包括疟原虫和弓形虫等,具有一个名为滑行体的特殊运动结构专职于虫体的运动、入侵和从感染的细胞中逸出。虫体的滑行运动遵从严格的时空调控,以确保感染的建立。在多种肌动球蛋白的共同作用下,滑行体某些结构将虫体内的能量进行转化,使虫体能够改变运动方向,定向运动至有利于入侵的位置。滑行体依附于虫体的细胞骨架,并通过与虫体分泌的黏附分子与宿主膜表面受体形成紧密结合,在虫体和宿主细胞之间形成一条方便虫体入侵的“通道”,确保入侵的顺利进行。本综述将介绍滑行体的分子组成,虫体的多种分泌蛋白(微线体蛋白和棒状体蛋白)与滑行体之间的关系,本文还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入侵和逸出相关的信号通路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对顶复门原虫运动机制领域研究中的未解难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