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β 2微球蛋白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β 2微球蛋白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东莞东华医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根据β 2微球蛋白三分位数水平分为3组,比较其临床和实验室...  相似文献   
32.
本工作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兔离休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内电变化,并同步记录兔离休平滑肌条的收缩,从而分析慢波,前电位和动作电位与肌收缩的关系。结果表明:(1)慢波能引起兔十二指肠近端平滑肌收缩,并呈1:1的关系;(2)在慢波引起肌收缩的基础上,前电位可使肌收缩进一步加强;(3)兔十二指肠近端的平滑肌自发放电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为52.1±8.5mv(n=30),在形式上有的呈单一放电,有的呈簇状放电,前者放电频率为1~4次/秒,后者为6次/秒;(4)三种电活动引起肌条收缩的幅度以动作电位最大,前电位次之,慢波最小。上述资料表明,兴奋性高的兔十二指肠近端的平滑肌细胞内不同的电活动可引起不同的收缩。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成功率高的大鼠颈部异位肾移植模型。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近交系清洁级Wistar大鼠208只,体重220~260g,随机配对。整块获取带肾动脉、肾静脉和带膀胱瓣输尿管的供肾,血管重建采用供体肾动脉与受体的左颈总动脉套叠式吻合、供体肾静脉与受体右颈外静脉套管吻合。供肾输尿管远端行膀胱瓣皮肤造口。结果共进行大鼠异位肾移植术104次,其中预实验阶段62次,成功50次(80.6%),失败12次,主要原因为麻醉意外、动脉吻合口血栓和大出血、静脉空气栓塞、静脉闭塞等;正式实验42次,成功40次(95.2%),失败2次,分别为迟发性动脉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血栓引起。手术时间(40士6)min,其中供体手术时间(20±5)min,供肾修整时间(8±2)min;受体手术时间(18±3)min,其中动脉吻合时间(5±2)min,静脉吻合时间(2±1)min。移植肾冷缺血时间(15±3)min。移植术后1周移植肾血供良好,移植肾均长期存活(超过6个月)。6个月时受体大鼠一般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大鼠颈部异位肾移植操作简便,冷缺血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4.
浅谈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的开放模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形态学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6月,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3个学科的实验室合并重组而成。通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了对实验室人员、用房、仪器设备等的统一管理与调配。经过近2年的努力,实验室在保证正常实验教学的同时,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教学环境等资源,全面地向我校师生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尿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IgA肾病(尿蛋白<1.0 g/24 h)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及低蛋白饮食,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7.65%,治疗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治疗组5例。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IgA肾病可降低尿蛋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8例SLE患者为SLE组,42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慢性肾炎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评估维生素D水平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 SLE组维生素D水平为(13.3±6.2) μg/L,显著低于慢性肾炎组的(21.4±9.7) μg/L和对照组的(20.8±9.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合并狼疮肾炎(LN)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9.8±6.1) μg/L,显著低于SLE组未合并LN患者的(15.9±7.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712、-0.682、-0.769,P<0.05),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608,P< 0.05).结论 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及肾损害明显相关,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肠衰竭的有效方法.免疫抑制剂和外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但移植小肠是否迅速恢复或达到自体小肠的功能水平,成为临床小肠移植的瓶颈.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小肠重要的生理功能,了解移植后小肠的功能变化对预评价移植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指导临床的术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括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指标有移植小肠对水、电解质,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脓毒血症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72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发病早期PCT、NT-proBNP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观察两种标记物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 PCT、NT-proBNP和APACHEⅡ评分两组患者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标记物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相关;PCT和NT-proBNP预测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22和0.843,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3%和71.4%,NT-proBNP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85.7%,NT-proBNP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优于PCT,两种标记物联合应用特异性更高(90.0%)。结论 PCT和NT-proBNP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SLE组),其中稳定期和活动期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17水平,对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及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122.03±96.78) ng/L;其中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 182.43±106.28) ng/L,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82.33±76.98) ng/L.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32.93±22.68) ng/L.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SLE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且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62、0.494、0.571,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2,P<0.01),与器官损害无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动态变化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关系. 方法 选取PD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78例,根据IMA水平≥85.56KU/L为高IMA组,IMA<85.56KU/L为正常IMA组,随访过程中分别于6月、12月、18月、24月重复检测IMA,并同时观察MACE的发生情况,计算无心血管事件存活率.结果 高IMA组共30例PD患者,随访24个月共发生MACE 19次;正常IMA组共48例PD患者,随访期间共发生MACE6次,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1.91,P<0.001).高IMA组患者入组18个月、24个月测得IMA水平较入组时明显升高(18个月:96.69±18.18 KU/L比86.67±19.34 KU/L,t=-2.28 P=-0.03; 24个月:98.03±18.56 KU/L比86.67±19.34 KU/L,t=-2.56,P=-0.01);6月、12月、18月、24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7、0.60、0.43、0.37.正常IMA组患者IMA水平随访期间无明显动态变化.生存分析显示2组患者无心血管事件存活率有明显差异(Log rank检验x2=22.66,P<0.001).结论:随访过程中,在高IMA组,伴随着IMA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逐渐增多.IMA可做为P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