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大鼠口服胡桃楸水提取物后血浆中没食子酸和丁香酸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初步确定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没食子酸和丁香酸的浓度。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2.1×100 mm,2.7μm),预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2.1×5 mm,2.7μm);流动相:0.2%甲酸水(v/v,A)-0.2%甲酸乙腈(v/v,B),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条件为:0~3 min,0~5%B;3~5 min,5~10%B;5~13min,10%B,后运行时间为3 min,柱温为30℃。单次灌胃给予大鼠胡桃楸水提取物(以生药量计9.6 g/mL),灌胃剂量为1 mL/100 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15、30、45、60、90、120、240、360和480 min分别取血0.2 mL,将血浆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处理后,取10μL供HPLC分析。应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没食子酸在0.04~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小检测限(LOQ)为0.006μg/mL,最小定量限(LOD)为0.04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8%~11.0%和3.5%~9.4%,准确度(RE)分别为-0.7%~1.3%和-0.5%~2.1%;血浆提取回收率为81.2%~94.4%;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_(max)=(0.64±0.05)μg/mL,T_(max)=(61.80±8.03)min,T_(1/2)=(184.21±12.73)min,AUC_(0-t)=(96.37±10.33)μg·min/mL,AUC0-∞=(121.59±8.87)μg·min/mL。丁香酸在0.04~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小检测限(LOQ)为0.008μg/mL,最小定量限(LOD)为0.04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0%~6.9%和2.1%~8.8%,准确度(RE)分别为-1.2%~4.9%和-4.8%~0.8%;血浆提取回收率为84.9%~93.6%;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_(max)=(0.43±0.04)μg/mL,T_(max)=(30.67±0.92)min,T_(1/2)=(99.63±5.96)min,AUC_(0-t)=(40.33±2.42)μg·min/mL,AUC_(0-∞)=(47.02±3.29)μg·min/mL。结论:研究建立大鼠血浆中没食子酸和丁香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并成功应用于大鼠血浆中没食子酸和丁香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32.
目的:在辽宁省开展第4次中药普查试点工作,对掌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个市15个县的中药资源情况,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万份左右,新发现4种新记录植物,分别为白花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var.albiflora,雾灵柴胡Bupleurum sibiricum var.jeholense,冬葵Malva crispa,肾叶风毛菊Saussurea acromelaena,隶属于4科4属。结论:此次报道的新记录种为辽宁省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胡桃楸枝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胡桃楸枝样品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2.1 mm×100 mm,2.7 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A)-0.2%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10%B;5~25 min,10%~16%B;25~40 min,16%~22%B;40~45 min,22%~45%B;45~50 min,45%~65%B;50~52 min,65%~100%B;52~55 min,100%B),流速0.3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70 nm。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HPLC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表征胡桃楸枝中的化学成分,选择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进行质谱采集,MS扫描范围m/z 100~1 700,MS/MS扫描范围m/z 50~1 700。结果 40批胡桃楸枝样品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处于0.430~0.995,其中春冬季节(4月,5月,12月)采收样品相似度均>0.90,大部分夏季(7~9月)采收样品相似度较低。多元统计分析后发现样品根据采收季节分为两类,而不同产地样品无明显分类规律,说明采收期是影响胡桃楸枝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冬季节采收样品中大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于夏季采收的样品,与夏季采收样品相比,春冬季采收样品质量较好。22个色谱峰是造成不同季节采收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成分。通过HPLC-Q-TOF-MS/MS表征了胡桃楸枝中的83个化学成分,其中鞣质类成分49个,有机酸类成分7个,萘衍生物14个,黄酮类成分1个,蒽衍生物6个,木脂素类成分2个,二芳基庚烷类成分3个,糖类成分1个。鉴别了13个共有峰和19个不同季节采收样品的差异峰,多为鞣质类化合物。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胡桃楸枝的质量分析,鞣质是胡桃楸枝中的主要成分。采收期对胡桃楸枝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研究胡桃楸根、茎枝、叶和果等不同部位水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以瘤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象和肝功能为指标,比较胡桃楸不同部位水提取物对H22肝癌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机体正常免疫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胡桃楸果、叶和根低剂量组(1.77g·kg-1)小鼠肿瘤质量显著小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为30.58%,25.62%和23.14%。胡桃楸枝未显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力、改善荷瘤小鼠外周血常规和肝功能等方面,各胡桃楸水提取物未表现出积极的作用。但与环磷酰胺组比较,胡桃楸未显示出抑制免疫功能、杀伤白细胞和使小鼠体质量降低等不良反应。结论胡桃楸不同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果>叶>根>枝。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远志饮片中糖酯、■酮、皂苷三类成分的含量。方法:测定29批不同产地远志饮片中西伯利亚远志糖A_5、西伯利亚远志糖A_6、远志■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苷A、细叶远志苷C、远志皂苷B7种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7种成分对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7种成分在66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远志皂苷B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6.46 mg/g;西伯利亚糖A_5、细叶远志苷A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84、6.47 mg/g;其他成分含量较低。29批远志饮片样品可聚为五类。结论:建立的7种指标成分含量同步测定方法适用性强,有助于全面评价远志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36.
中药标本和多媒体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教学工具,但二者又各有不足,将二者结合应用于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中药标本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为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均匀设计法与正交设计法在复方工艺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均匀设计法与正交设计法考察中药复方工艺的醇提条件 ,确定了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主要因素的水平值。并根据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应用的过程、结果 ,采用同一综合指标评价两种设计方法 ,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石菖蒲-茯苓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及PubChem数据库筛选、获取石菖蒲-茯苓有效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检索AD疾病的相关作用靶点;利用Draw Venn Diagram数据库将...  相似文献   
3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三七中的黄酮类成分,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测定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等级三七中3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UPLC-Q-TOF-MS/MS分析分别采用正、负离子模式鉴定黄酮和花青素,共鉴定出三七中12个黄酮苷类和1个花色苷类成分,未检测到黄酮苷元。其中12个化合物首次从三七地下部分鉴定,8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6个化合物首次从人参属中鉴定,4个化合物首次从五加科中鉴定。采用HPLC-DAD建立了同时测定三七中3种主要黄酮成分含量的方法,测定了20个不同产地、124组不同规格等级的721份三七样品中黄酮的含量。3种黄酮中,槲皮素-3-O-(2″-β-D-木糖基)-β-D-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在测定样品中的平均值为161.0μg·g-1;化合物槲皮素-3-O-己糖基-己糖苷、山柰酚-3-O-戊糖基-己糖苷的含量较低,以白麻苷和山柰酚-3-O-桑布双糖苷计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8.5、49.4μg·g-1。不同产地样品中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当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