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5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癫狂病发作期间的治疗,中医办法颇多,或清肝泻火,或镇心化痰,或养血安神,或活血化瘀,或痰瘀并治,往往皆能取效。但在巩固善后,控制复发方面,则缺少理想方药。廿年来,我曾先后试用过归脾丸、天王补心丹、磁朱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磁朱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饮食能反映患者胃气的好坏存亡,对于诊断、用药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实践,笔者认为饮食问诊应以患者食欲的好坏有无及口味的变异为重点.现将其意义与方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有助于诊断在诊疗外感疾患时,笔者除了问清寒热,汗出等关键症状外,对饮食问诊这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13.
<正> 疳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其发病机制不外脾胃损伤,津液消亡所致.病之初起,其治多在肝胃;病之后期,其治偏重脾肾,及至晚期危重症候,则应从肾救治.或大补肾阴,或急温命火,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笔者按照张景岳"久病穷必及肾"之理论,曾救治危重疳积患儿,疗效尚属满意.现择病例两则,分析于后.略谈粗浅认识,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4.
鼻塞不通与鼻中流涕为外感疾患中常见病症。除了反映鼻本身之病变外,根据“肺开窍于鼻”的理论,临床上尚可作为辨别肺中寒热虚实的依据。鼻塞不通有虚实之分。初起伴有寒热、  相似文献   
15.
16.
平胃散主药苍术,为运脾要药。与厚朴、陈皮、甘草等药配伍,能理气健胃,开郁宽中,恢复脾胃功能。在临床上,儿科疾病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运用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因胃中混浊化热,湿热熏蒸上冲而引起口臭;胃肠湿热引起久泻;寒湿困脾、脾胃湿食而致厌食以及外感寒湿、脾湿痰壅,肺气上逆所致咳喘等症,均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17.
黄星辰水臌散一方刊载在河北省卫生工作协会编选的中医验方汇选内科第一集90页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9月第二版)。笔者学习后,按照方剂要求认真配制,试用于临床,收到明显效果。治愈一例肾炎水肿,一例血吸虫肝硬化臌胀,证实该方实用可靠。在使用过程中,只要辨证为体实证实,即可放胆使用,未见发生不良反应。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病,不仅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而且处方用药也要求极严,常常因为一味药物的加减变换或剂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治疗全局。中医老前辈们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岳美中教授在他的《论医集》中,就记载了“晚节渐于医律细”的警言,教诲我们辨证用药必须做到精细。江西都昌县已故名老中医王玉抱先生,系笔者之祖辈,他行医五十余载,善用经方,药简力专,辨证丝丝入扣,用药严加选择、尝谓,医无秘方,只有秘法。那就是必须讲究辨证法度,审慎每味药物的增减变换,做到活而不乱,回忆他廿年前讲述的二则医案,至今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9.
小儿低热持续不退,常继发于感冒或胃肠道疾患之后,病因颇为复杂,治疗亦较困难。笔者通过中医辨证,发现本病虚证居多。近年来,我运用《局方》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气虚或气阴两虚低热患者,效果尚属满意,经治病例均于服药后一周内退热。气虚低热华××,男,6岁。82年10月26日就诊。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察疾病,主张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舌诊与脉诊,不可有所偏废。早年行医,我尚推崇“外感重舌,内伤重脉”之经验,后经20余年临床验证,深感此说有失偏颇,兹举医案两则,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