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酚酞片联合润肠脐贴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FC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酚酞片加润肠脐贴治疗,对照组用酚酞片加肠贴安慰剂治疗,7 d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性状Bristol分型评分为(4.56±1.01),对照组为(3.80±0.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组(3.3±2.24)低于对照组(4.13±2.81)(P<0.05)。两组粪便性质和排便次数异常症状消失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0.0%vs66.7%,P<0.05;86.7%vs 63.3%,P<0.05)。两组排便时间和排便困难异常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酞片联合润肠贴治疗FC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大便性状及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临证的特点和机理。方法:运用中医学"体质学说"的理论,分析甘草泻心汤证的治疗机理,明确其临证应用的指征和辨证特点。结果:甘草泻心汤能够调节湿热内蕴患者的体质,对体质学说分类的"湿热质"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湿热质是甘草泻心汤临证应用的主要体质,掌握甘草泻心汤临证应用的指征和辨证特点能够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蔡永敏  邵明义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1356-1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的药物标准,是科技名词定名的重要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已经出版,但作者在参阅时发现,其中部分中药名如苦杏仁、京大戟、地黄、粉萆等与古今大多文献记载不一致,同时也不符合现代科技名词的定名原则和临床用药习惯。特提出商讨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与方法.方法:运用中医学胃以通为顺理论,通过系统分析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原则与治法,明确其临证应用的指征和症状.结果:运用胃以通为顺的理论,能够改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结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要以和胃通降为主,掌握该病的发病特点、辨证要点和临床用药事项,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5.
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狐惑病和虚痞的名方,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之功,亦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良方。后世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疗效颇佳。本文就笔者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的心得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临床数据是疗效评价的有效载体,高质量的数据是确保临床研究结论普适性的关键。在医疗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本文从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面临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临床科研模式下数据获取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临床数据应用现状,结构化与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方法以及不同科研模式对临床数据要求的差异分析,进而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的应用如何适应数据多样化、信息化和临床研究模式变化,实现临床与科研数据共享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7.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丽  邵明义 《河南中医》2009,29(4):331-332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RA患者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进行治疗,并与安慰剂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安慰剂组比较效果明显(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对RA的治疗有效,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疗效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进入近现代以来,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不单是依靠患者症状的改变,更多开始依靠现代科学证据,而中医临床的疗效评价常以患者疾病的主要特征指标和患者症状或病机的变化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缺乏现代医学所公认的标准,疗效评价客观性的不确定、疾病疗效评价指标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中医临床的发展。将叙事医学和循证医学相融合,引入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二者各有其特点:循证医学从临床问题出发将临床技能与当前可得最佳证据相结合,叙事医学是具有叙事能力的医学实践,强调患者的感受、意愿和价值取向。在循证叙事医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参与式行动诊疗方式为范式,构建符合中医诊疗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既能充分体现中医的诊疗特色、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又能取得普适性强的临床证据。有助于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和决策意识,最终完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模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基于中医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索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T2DM-SAP)患者发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建立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将预测结果可视化。方法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老年(45~94岁)T2DM-SAP患者病历资料586例,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主要病史、实验室检查、舌象、脉象、中医证候、主要治疗药物等资料,通过电话、再次住院记录获得随访患者MACCE结局指标。按7∶3将数据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单因素分析确定T2DM-SAP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向前向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建立MACCE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通过C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图、临床决策曲线反映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脑血管病史[风险比(HR)=1.983,95%置信区间(CI,1.314~2.99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1)≥4.1 [HR=2.683, 95%CI (1.461~4.925)]、暗红舌[HR=1.955,95%CI(1.273~3.002)]、暗紫舌[HR=4.214,95%CI(2.017~8.803)]、白厚苔[HR=3.030, 95%CI(1.634~9.293)]、细弱脉[HR=2.233, 95%CI(1.283~3.888)]、风痰阻络证[HR=2.007, 95%CI(1.179~ 3.418)]是中老年T2DM-SAP患者危险因素;胰岛素[HR=0.604, 95%CI(0.399~0.914)]、糖苷酶抑制剂[HR=0.627, 95%CI(0.409~0.962)]、服用中药[HR=0.328, 95%CI(0.214~0.503)]是中老年T2DM-SAP患者保护因素;基于筛选出以上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C-index在训练集中为0.818 [95% CI (0.777~0.859)],在验证集中为0.814 [95% CI (0.773~0.855)],并绘制C-index随时间的变化图;在训练集中5年、10年、15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67、0.61;在验证集中5年、10年、15年AUC分别为0.60、0.68、0.63;在训练集与验证集分别绘制5年、10年、15年的校准图与临床决策曲线,该模型校准度良好并且存在临床有效性。结论 脑血管病史、低密度脂蛋白、暗红舌、暗紫舌、白厚苔、细弱脉、风痰阻络证是中老年T2DM-SAP患者出现MACCE的危险因素,胰岛素、糖苷酶抑制剂、中药是中老年T2DM-SAP患者出现MACCE的保护因素,并以此建立临床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为防治中老年T2DM-SAP患者出现MACCE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湿热生虫的关系及清热祛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幽门螺杆菌”和“中药”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文献,将筛选和规范后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药物的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对方剂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方。结果:共筛选出92首方剂,141味中药;四气以寒性、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功效以补虚、清热、理气、化痰、祛湿为主;药物以清热祛湿类药物为主;挖掘出3首核心方,分别由蒲公英、黄连、甘草、木香、半夏、白芍、黄芪、陈皮、白术、茯苓等药物组成。结论: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扶正清热祛湿为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湿热生虫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