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们自制了一种新形隐球菌的染色液,经实践证明其优于印度墨汁,具有底色暗、清晰度高、颗粒均匀细致、渗透性强、新形隐球菌显形清楚等特点。 试剂配制:国产生物黑色素3g,蒸馏水100ml,甲醛0.7ml,三者混合溶解后即可应用。 方法:取脑脊液或胸、腹水离心、沉淀、涂片,加3%黑色素溶液1滴,加盖玻片,染色5分钟后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寻找一种途径.方法采用开颅手术及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结果本组共36例,存活28例,死亡8例.随访6~18个月,其中康复10例,一侧肢体偏瘫18例,运动性失语3例,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开颅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剜(TP)安素对老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老年人30例,入院时进行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的检测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测量,在患者平素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每次口服TP55.8g(加入200mL温水冲泡),1日3次,2周后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改善。结论合理的加强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对老年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6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反应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及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及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两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2 h及24 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0 mi...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2017—2019年慈溪市大气气温及PM 2.5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整理2017—2019年慈溪市人民医院、慈溪市中医医院和慈溪市疾控中心门急诊收治的年龄≥60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情况,收集慈溪市气温及PM 2.5相关数据。分析气温、PM 2.5浓度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2017—2019年慈溪市最高气温39.0℃、最低气温0℃、月平均气温5.5~31.5℃,PM 2.5浓度的月平均值为16~63μg/m3,且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PM 2.5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空气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研究期间三所医疗机构共收治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8 297例,其中肺炎11 626例、哮喘25 534例、过敏性鼻炎2 266例、急慢性支气管炎5 058例、上呼吸道感染27 051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6 762例。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疾病总发病情况与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PM 2.5呈正相关(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报告46例颅脑手术去骨瓣减压后脑水肿治疗的疗效评估,比较术后减压窗外敷芒硝与否患者的CT值变化,探讨芒硝外敷治疗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46例颅脑手术去骨瓣患者脑水肿进行治疗,其中30例在常规甘露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芒硝外敷于减压窗(综合组),16例在常规甘露醇治疗的基础上用普通消毒敷料外敷于减压窗(西药组),比较术后一周水肿区CT值的改变.结果 46例患者中两组各死亡1例.综合组治疗后一周水肿区CT值较西药组有明显好转,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肾功能损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脑手术后减压窗芒硝外敷治疗脑水肿,是常规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能够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3年12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76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气管切开第1天起iv盐酸氨溴索30 mg+18 mL生理盐水,3次/d,每次间隔8 h,连续使用1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感染及控制情况。结果第5、7天,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7天,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多形核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5%、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82.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泡灌洗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患者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d、术后第3d观察组的颅内压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0.97%低于对照组的39.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的MMSE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时刻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9例(62.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43.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较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尽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29.
李胜生  邱锋 《吉林医学》1999,20(2):116-116
自1995年3月~1998年7月间笔者用改良管吸栓块取桂法治疗外周大动脉栓塞28例,取得了与常规用球囊导管拉取血栓法治疗外周大动脉栓塞同样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6岁~70岁,平均565岁。栓塞部位:右股动脉12例,右防动脉6例,右锁骨下动脉3例,主动脉分叉处7例。柱子长度6cm~18cm。取出物病理诊断:血栓23例,瘤栓3例,动脉硬化斑块并血栓2例。1.2改良管吸栓块取桂法:取用输血器塑料管长30cm~60cm,内径0.scm~0.7cm,尖端呈斜面、鸭舌或螺旋状,可依需要自行剪制。局麻下取栓…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 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