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手术,观察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小儿随机分成三组,七氟烷组(F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HR、Sp O2。记录患儿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术后即刻(T0)、5分钟(T1)、10分钟(T2)、20分钟(T3)、30分钟(T4)及60分钟(T5)的躁动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 O2。记录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R组、S组患儿术后各点平均动脉压(MAP)、HR明显低于F组(P﹤0.05),而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与S组比较,除T1、T2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MAP和HR均明显低于R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躁动的情况:与F组比较,R组与S组的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除T1外,其余各时间点,S组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镇静、镇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F组、R组和S组镇静满意率分别为30%、65%和90%,R组、S组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F组,而R组、S组两组相比,镇静满意率无明显差异。同F组相比,R组、S组的镇痛评分5分需术后疼痛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而R组、S组两组相比,5分的比例S组明显低于R组(P0.05)。三组中仅F组有2例恶心呕吐。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减轻苏醒期躁动。而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手术结束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主动脉弓部手术行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对主动脉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替换和象鼻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年龄37~65岁,平均(56.3±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心功能分级(NYH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Y组,30例)与对照组(C组,30例),全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分别于术前(T1)、深低温停循环恢复循环后5 min(T2)、1 h(T3)、2 h(T4)、6 h(T5)和24 h(T6)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比较2组各个时间点各检测值的变化趋势和差异。结果:全组MDA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OD在深低温停循环开放后持续下降,但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2组TAOC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NSE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大血管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减少MDA的产生,使TAOC增强,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损伤程度,对术中及术后的脑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为配合中医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探索和观察在某些病症时(如脾虚症患者)唾液中淀粉酶活力的变化。但是由于目前对唾液成份的研究还不十分深入,对唾液中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亦没有统一或专一的方法,所以正常值也很不相同。现将我们摸索的一种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一种番石榴叶药材中总三萜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考察10批番石榴叶药材中总三萜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为548nm处测定番石榴叶药材总三萜含量。结果熊果酸在8.13~28.44μg · 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三萜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2.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靠,可作为番石榴叶药材总三萜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社区健康教育和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足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早期的中医护理及系统的健康教育,本文对72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早期进行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水平和中医护理能力及自我保健能力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问题评估与干预实践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奥马哈系统中的问题分类系统进行健康问题评估并进行干预实践,评价观察组干预前后结局成效以及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奥马哈系统结局评价表有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奥马哈系统能够加强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指导,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8.
褚延永  邱莉 《山东医药》2005,45(21):69-69
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我们应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8例患儿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1~12岁,平均6岁4个月。Gart LandⅡ型48例,Ⅲ型30例,Ⅲ型中桡偏型12例、尺偏型8例、前后移位为主10例。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h至7d,平均1.4d。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与尿白蛋白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180例肌肉量正常T2DM患者(肌肉量正常组)、180例肌肉量减少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定量,比较两组蛋白尿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项实验室指标,在此基础上展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24 h尿白蛋白定量是否为T2DM肌肉量减少的独立影响因素;再根据360例患者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为A组(<0.15 g/24 h)、B组(0.15~1.00 g/24 h)、C组(1.00~3.50 g/24 h)、D组(>3.50 g/24 h)共4组,比较4组患者肌肉量减少发生率,分析24 h尿白蛋白定量与肌肉量减少的相关性。结果 肌肉量减少组蛋白尿检出率28.33%,高于肌肉量正常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量减少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UACR、24 h尿白蛋白定量高于肌肉量正常组,eGFR、RSMI低于肌肉量正常...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5例妊娠晚期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临床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 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常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一旦诊断明确,不管情况如何,均应行急诊手术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