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沈阳市骨科医院自制中成药壮骨片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结果]98例患者,治愈29膝,显效60膝,有效19膝,无效7膝。[结论]壮骨片口服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显著,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康复教育和训练,术后进行个性化、渐进性和全面性的系统康复训练并配合针灸及口服中药身痛逐瘀汤。结果:术后2年随访,患者按Nakai疗效分级标准评定疗效,优105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达96.9%。结论:术后系统康复训练并配合针灸及口服中药,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及减轻术后继发性神经根及硬膜外粘连,有助于恢复腰背肌肌力,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术后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田野  邬波 《中外医疗》2012,31(6):55-5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学步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12~18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6例(均为Tonnis分级Ⅲ、Ⅳ度)。患儿中采取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者为实验组,共36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蛙式位石膏外固定(复位困难采取内收肌群切断术)患儿对照组,共20例。结果随访14~60个月,实验组优良率92.31%,对照组优良率83.33%,2种治疗方法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在后期随访中出现2例再脱位,2例股骨头坏死,而实验组无一例出现。结论采取手术治疗"学步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以更准确还原髋臼和股骨头的同心圆关系,而且固定可靠不宜再脱位,更有助于髋关节向正常方向发育,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背景:关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目的:比较经皮解剖锁定接骨板(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1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其分别进行闭合复位经皮ALP与PFNA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放射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行走能力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果:113例患者中58例接受PFNA治疗(PFNA组),55例行ALP治疗(ALP组)。在一年的随访中被评估,两组间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ALP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长于PFNA组[(71.13±7.56)min vs(59.71±9.63)min,P<0.001;(5.18±1.06)cm vs(3.10±0.48)cm,P<0.001]。PFN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明显多于ALP组[(611.36±81.41)ml vs(439.82±65.98)ml,P<0.001)。但两组间平均放射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行走能力评分及术后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和ALP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前者手术时间更短,而后者失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35.
Dupuytren氏骨折是指足在外翻力量作用下腓骨在腔腓关节稍高处骨折,内踝发生水平骨折,且伴有下胫腓韧带断裂,距骨向外侧半脱位.我院1985—1989年共收治2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性19例,女性5例.新鲜骨折21例,陈旧骨折3例.闭合性22例,开放性2例,左侧18例,右侧6例.年龄19—54  相似文献   
36.
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或多种疾病引起.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以及农民等.据统计,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腰腿痛一般常见于3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本人依据临床所见,对于腰腿痛的病因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估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应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6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及髌骨Feller评分的评估。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于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伸直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屈曲30°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的测量。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63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5±2.7)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1.8±0.4)分]、HSS评分[(93±6)分]和髌骨Feller评分[(26±4)分]较术前[(6.8±2.2、37±6、16±6)分]有明显改善(t=18.223,t=-51.741,t=-11.485,P<0.05);术后6个月患者股四头肌肌力[(80±8)分]较术前[(74±8)分]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71,P<0.05)。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屈:(118±5)°,伸:(1.0±0.9)°]较术前[屈:(80±14)°,伸:(3.8±1.8)°]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6.062,F=105.050,P<0.05)。伸直位和屈曲30°位Q角及其髌骨外推Q角,以及两种状态下Q角差值,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伸直位:t=20.489,t=6.753,t=4.891,屈曲位:t=21.497,t=2.853,t=5.698,P<0.05)。 结论应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并3D打印导板辅助下完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8.
腰腿痛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或多种疾病引起。在体力劳动者中发生率较高,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以及农民等。据统计,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腰腿痛一般常见于3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本人依据临床所见,对于腰腿痛的病因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2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根据Harri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Harris评分≥80分)与B组(髋关节功能不良,Harris评分<80分);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其差异性,再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患者的Harris评分为(91.52±3.65)分;其中≥80分(A组)共141例,构成比为70.50%;<80分(B组)共59例,构成比为29.50%。A组与B组的年龄、体质量、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程度、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Evans分型、ASA分级、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程度、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是影响术后Harris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的相关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以提高术后Harris评分,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40.
背景:以往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研究,多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为辅助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应用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软骨特异性胶原仍存在争议,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及软骨胶原纤维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完整编码区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同时设未转染组作对照.结果与结论:MTT 检测结果显示,实验成功筛选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4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Ⅱ型胶原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2,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果证实,单独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分化,并维持软骨胶原纤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