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曲安奈德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 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对CBM、CNKI、PubMed、Springer、Embase、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进行检索,严格评价纳入以曲安奈德联合透明质酸钠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文献质量,并收录相关有效的数据资料,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9年03月运用Review Manager5.3、Stata/MP 15.1对总有效率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受试者共1576人,16篇文献报道了总有效率,5篇报道了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曲安奈德联合透明质酸钠的总有效率(95% CI:2.79~5.25,P<0.01)高于透明质酸钠;Lysholm膝关节评分(95% CI:0.84~1.65,P<0.01)优于透明质酸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曲安奈德联合透明质酸钠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要优于单独使用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研究,多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为辅助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应用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软骨特异性胶原仍存在争议,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及软骨胶原纤维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方法:构建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完整编码区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同时设未转染组作对照。 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成功筛选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4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 < 0.05)。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Ⅱ型胶原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2,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 0.01)。结果证实,单独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分化,并维持软骨胶原纤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运重建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1991年1月至2000年1月,对36例股骨颈骨折手术内同时采取血管束植入,带血管蒂、肌蒂骨膜(骨)瓣移位或移植,并对部分植入血管或移植骨瓣血管进行对接吻合连通血液循环。结果:36例1-9年随访,其中35例在2-5个月骨折愈合,单纯血管束植入术中,1例年长发生骨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为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常规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在骨折端进行植入血管的对接吻合连接血运是一个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邬波  王金河  孙武元 《中国骨伤》1990,3(5):31-31,27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占1.5%,多见于20-40岁,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无论是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治疗的关键:(1)保全髌骨,使骨折块集中复位固定,固定的力量以抵抗股四头肌的拉力为宜。(2)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关节粘连及僵硬。本文报告了1987年1月到1990年1月我科收治的6例髌骨骨折,均系用外固定器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本法同其它方法相比有患者痛苦小,出血少,易于接受,操作安全简单,固定可靠,且可以早期进行功能练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金河  邬波 《中国骨伤》1990,3(6):14-14
开放性骨折后骨感染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在其治疗上方法很多,但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所选择的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在治疗上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报告的我院自1985年7月至1989年7月用骨折复位固定器加闭式引流术治疗9例开放性骨折后骨感染,效果满意,9例均在伤后3周内入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随机数表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纳入符合膝关节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护理及宣教,术中实施微创手术操作,优化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疼痛管理及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实验室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统计,采用t检验评价其疗效。 结果术后第2天及术后1周ERAS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术后2 d:t=6.40;术后1周:t=2.85),C反应蛋白值低于对照组(术后2 d:t =-5.27;术后1周:t =-2.01;均为P<0.05)。术后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C反应蛋白值未见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5 d ERAS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S:t=-3.08,HSS:t=2.7,P<0.05)。术后1个月ERAS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 结论ERA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观察关节滑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以评估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猪膝关节7 mm×7 mm正方形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Ⅰ期获取足量ADSCs,复合在Ⅰ型胶原缓释诱导因子支架上,植入缺损部位;设立软骨缺损钻孔治疗对照组。实验动物术后2、4个月取材,大体观察缺损修复形态。获取关节内滑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结果术后2、4个月实验组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MMP-13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含量;术后4个月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MMP-13的含量明显低于术后2个月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可以有效减少关节滑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关节软骨缺损得到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是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家族成员,在人的细胞和组织中广泛表达,具有独特的分子特性和特征,已被证明在各种生物过程的调节中表现出多种活性,如细胞生长,凋亡和分化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作为骨中的局部细胞因子,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诱导成骨细胞凋亡来调节骨代谢。 Mankin评分:是学术界公认的对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进行评价的通用标准。具体评价方法为:Ⅰ软骨结构:正常0分,表面不规则1分,血管翳形成和表面不规则2分,裂隙进入过渡层3分,裂隙进入辐射层4分,裂隙进入钙化层5分,结构完全破坏6分;Ⅱ软骨细胞:正常0分,弥漫性细胞增加1分,局部细胞增加2分,细胞数目明显减少3分;Ⅲ软骨基质染色:正常0分,轻度减少1分,中度减少2分,重度减少3分,无着色4分;Ⅳ潮线完整性:完整0分,被血管破坏1分。4项总和为Mankin评分结果,分数越高,软骨退变程度越严重。 背景:在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中,导致软骨最终破坏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软骨基质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经沈阳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40例骨关节炎患者的胫骨平台,所有患者均自愿捐赠标本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评价影像学骨关节炎的分级及分组:对照组6例;KL2级组11例;KL3级组15例;KL4级组14例。将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采用Mankin病理评分对骨关节炎软骨病理学改变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估,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软骨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发现,对照组软骨层厚,软骨细胞数量多且排列整齐;KL2组软骨浅表层不平整,偶见裂隙形成;KL3组软骨层纤维化,软骨细胞排列紊乱;KL4组软骨层结构丧失,软骨细胞数量少且排列紊乱;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发现,骨关节炎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骨关节炎组中KL2组、KL3组、KL4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呈上升趋势(均P < 0.05);骨关节炎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骨关节炎组中KL2组、KL3组、KL4组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呈下降趋势(均P < 0.05);③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水平与Mankin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99,P < 0.00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水平与Mankin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903,P < 0.00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水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881,P < 0.001); ④结果说明,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作评价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程和进展的有效指标。 ORCID: 0000-0003-3357-1523(邬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殷林  邬波  宗丹  付东宁  关和宇 《中国骨伤》2002,15(7):421-422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1991年1月在手术中采取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特别是近来研究设计应用植入血管对接吻合方法,更为确切地重建了股骨头颈部的血运,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壮骨片治疗绝经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钙尔奇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壮骨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两阶段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检测显示,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片联合钙尔奇D能有效改善绝经后肾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并提高骨密度,对绝经后肾虚型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