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4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43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83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657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1442篇
内科学   923篇
皮肤病学   353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5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1篇
外科学   1092篇
综合类   3419篇
预防医学   1438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1111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06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3年来,我们用羊肠线“十”字引流包埋治疗腱鞘囊肿30例,随访2~3年者12例,1~2年者13例,1年者5例,治愈率为100%。治疗方法:常规消毒手术区,局麻,用大号三角  相似文献   
992.
脉络宁合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疗效观察范新发贺建修马春明马占学1995~1996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脉络宁注射液合盐酸培他啶注射液静脉输入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脑梗塞患者60例,诊断均按1...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自体成肌细胞在神经再生室中的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8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九室完成。①成年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②切除大鼠右坐骨神经6mm,断端分别套入硅胶管,使神经两断端在硅胶管内相距13mm。③成肌细胞组:快速分离骨骼肌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增殖,按1×109L-1细胞浓度与细胞外基质凝胶混合,植入神经再生室内;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理盐水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生理盐水。④术后4,8,12周进行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神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平均达98.01%。②大体观察: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可见再生神经,外形似正常神经,直径较正常的神经干细,成肌细胞组略粗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生理盐水组导管内无再生神经通过间隙。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12周,成肌细胞组显著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8周:-71.788±3.569,-76.986±2.266;12周:-61.847±2.914,-69.527±1.765;P均<0.01)。④电生理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肌电图呈部分失神经电位表现,生理盐水组则为完全失神经电位。⑤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成肌细胞组明显好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⑥组织学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密集,神经导管交界处无瘢痕,成肌细胞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更为规则。⑦透射电镜观察: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⑧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术后12周,在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有效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指标上成肌细胞组均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结论:自体成肌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强骨止痛方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致绝经期后乳腺癌患者骨丢失性疼痛的作用。方法: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中并腰背及(或)下肢痛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强骨止痛方(治疗组)、钙尔奇D(对照组)干预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以视觉标尺法(VAS)评价疼痛,总维生素D(VITD-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i PTH)、降钙素、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CTx)监测骨代谢、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监测骨密度,血清CEA、CA153、CA125、E2监测对肿瘤及激素影响,血常规、生化监测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4.0±0.8)vs(2.0±0.8),(3.9±0.9)vs(2.8±0.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92.3%vs 81.0%;69.2%vs 33.3%);治疗后两组血清VITD-T含量均升高[治疗组(12.96±4.97)vs(15.47±5.79);对照组(12.38±3.87)vs(14.36±3.78)];分层分析中,在围绝经期组、显效组及低骨量组升高显著。两组血清CTx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层分析中,低骨量组CTx下降显著[(0.78±0.29)vs(0.71±0.30)]。辨证为脾肾亏虚者与肝肾亏虚者比较,股骨骨密度低[(0.83±0.21)vs(1.03±0.15)],BGP高[(35.99±13.38)vs(23.20±8.03)];肝肾亏虚者VITD-T增加[(16.86±5.76)vs(14.99±5.09)]、BGP下降[(21.11±7.92)vs(31.11±13.76)]均优于脾肾亏虚者。结论:强骨止痛方显著改善骨量减少所致疼痛,疗效优于碳酸钙D3,对雌激素无明显影响;其作用与VITD-T、降低BGP、降低CTx有关;围绝经者、低骨量者敏感性优于高龄、骨质疏松者;辨证肝肾亏虚者为早期阶段,干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5.
1957年美国著名血液学家Thomas教授首先成功地应用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llo-BMT)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此后allo-BMT技术不断改进,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目前已成为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亚洲的骨髓移植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获得成功,为应用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历了十年动乱暂时无奈中断研究后,80年代初作者等又成功地将allo-BMT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之后该项技术在全国不断开展,逐渐成熟,并已形成规模,且在许多方面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多中心临床研究糖基化的G CSF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 (Cy)或增大针对性联合化疗中Cy剂量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祖细胞的效果。方法 北京地区 4所医院 30例患者纳入方案。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2 1例 ,霍奇金病 (HD) 1例 ,乳腺癌 7例及卵巢癌 1例。采用中剂量Cy或以增大Cy剂量为基础的针对性化疗联合G CSF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祖细胞 (APBPC)。在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达最低值时开始应用G CSF。当白细胞升至 5 .0× 10 9 L以上时 ,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结果 Cy平均实际使用剂量为 3.95g(2 .3g m2 ) ;G CSF的剂量分别为 2 5 0 μg d(2 9例 ) ,5 0 0 μg d(1例 ) ,实际剂量3 1~ 6 .4 μg·kg- 1 ·d- 1 。 30例患者平均采集 2 .7次 ,其中 13例采集 2次 ,14例采集 3次 ,3例采集 4次。达到目标采集量单个核细胞≥ 6× 10 8 kg为 2 1例 (70 .0 % ) ,CD34 + 细胞≥ 2× 10 6 kg为 30例 (10 0 % ) ,CFU GM≥ 2× 10 5 kg为 2 4例中 15例 (6 2 .5 % )。 1次采集后 2 7例 (90 .0 % )、2次采集后 2 9例 (96 .7% )患者达到了CD34+ 细胞数目标采集量。结论 G CSF 2 5 0 μg d联合中剂量Cy或以增大Cy剂量为基础的针对性化疗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APBPC。  相似文献   
997.
盲肠癌是结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病变部位是盲肠而得名。主要检查方法有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等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方法,可直接取病变组织做活检,但有时因各种原因,探头不能深入盲肠而无法诊断;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一种传统的结肠病变检查方法,对结肠的清洁度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比较繁琐的肠道准备工作,给患者检查带来很多不便,而且盲肠内的粪便有时难以排尽,会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法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肠套叠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目前有关非手术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较多,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自动控制压力的肠套叠复位机对56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及整复治疗。结果整复成功49例,整复成功率为87.5%,其中7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选择适当的至气压力,配合适当的手法按摩,透视下空气灌肠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疗程短、创伤小、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全身儿茶酚胺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完成。选择6~8周二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假辐射组(n=10)和辐射组(n=50)。辐射组按照辐射剂量分为3mW/cm2亚组(n=10)、10mW/cm2亚组(n=20)、30mW/cm2亚组(n=10)和100mW/cm2亚组(n=10)。采用0,3,10,30和100mW/cm2高功率微波辐射大鼠,于辐射后6h、1d和7d活杀取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大脑皮质、海马和丘脑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4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尿中香草扁桃酸和高香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参加实验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功率微波辐射后6h大鼠不同脑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大脑皮质,10mW/cm2组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谷氨酸/γ-氨基丁酸比值降低;海马3~100mW/cm2组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丘脑中4种氨基酸含量无明显改变。②高功率微波10mW/cm2辐射不同时间后大鼠不同脑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辐射后6h大脑皮质谷氨酸含量升高,1d后基本恢复正常;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升高,1d后有所恢复,7d时仍未恢复正常;谷氨酸/γ-氨基丁酸比值显著降低,1d后有所恢复,7d时仍未恢复正常。海马内谷氨酸含量明显降低;甘氨酸含量在辐射后6h明显降低,1d时基本恢复。丘脑氨基酸含量无明显改变。③高功率微波辐射后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辐射后3d,10mW/cm2组尿中香草扁桃酸含量显著升高,30和100mW/cm2组显著降低;10mW/cm2组尿中高香草酸含量于显著降低;而100mW/cm2组显著升高。结论:高功率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氨基酸类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大脑皮质和丘脑均可见主要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二者比值下降,提示兴奋性氨基酸参与了大脑皮质和丘脑的早期损伤,而抑制性氨基酸则与其病变恢复有关。海马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比值均降低,提示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可能与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IL-2、TNF—α、IL-10、IL-8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33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aGVHD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部分病例还依据皮肤、肠粘膜活检的病理学变化。移植前后定期采集患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2、TNF—α、IL-10、IL-8的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13例发生aGVHD,其中8例Ⅰ度aGVHD,5例Ⅱ-Ⅳ度aGVHD。IL-2、TNF—α水平在aGVHD阳性组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而IL-10的水平在aGVHD阳性组明显低于aGVHD阴性组,IL-8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L-2、TNF—α在临床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定期检测患者血清的IL-2、TNF—α水平有助于预测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