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便秘的形成,如张洁古所云:"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统之或由中气不足,推运无力而秘;或由津伤血耗,肠燥失润而秘;或由胃失和降,腑气不通而秘;或由情致抑郁,气滞血瘀而秘,不一而足。导师临证中以脾胃为中心,以益气健脾为先,以补为通;后以调理气机,以降胃为主,配以升、宣、入,同时疏肝、宣肺、滋肾,脏腑相关,相互制化,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脏腑气机通畅,取得协调平衡,气行则津通血活,大肠传导之功能恢复,鼓风扬帆舟自行。  相似文献   
12.
健脾养荣片治疗气血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养荣片对气血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健脾养荣片,对照组予鲨肝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白细胞和粒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健脾养荣片对气血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地升高白细胞,其作用与鲨肝醇相当.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中医分型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铮铮  邝卫红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16-1517
总结了近5年来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是血清肝纤维化指标、Child-Pugh分级、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邝卫红  杨同广 《新中医》2007,39(2):46-47
目的:观察健中愈疡片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23例服用健中愈疡片,对照组24例服用法莫替丁。观察胃脘胀满、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口淡口干、大便稀溏等症状,采用半定量积分,治疗后分别计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控显率为65.2%,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控显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7.5%;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缓解疲乏无力优于对照组,其他症状2组疗效相当。结论:健中愈疡片具有健脾养胃、敛疮愈疡、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有效缓解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中愈疡片对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胃肠道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胃黏膜大体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评分的方法,观察健中愈疡片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大鼠经消炎痛皮下注射7h后,各给药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和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而党参颗粒高剂量组和健中愈疡片高剂量组又小于法莫替丁组、党参颗粒低剂量组、健中愈疡片低剂量组(P<0.05)。造模7d后模型组、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和病理组织学评分分别与各自造模7h后相比均有显著减少(P<0.01),而法莫替丁组、党参颗粒低剂量组、健中愈疡片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党参颗粒高剂量组、健中愈疡片高剂量组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健中愈疡片能较好地防治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邝卫红  赖名慧 《新中医》2003,35(8):16-17
伍某,男,30岁,2002年6月11日由某医院ICU转入本院,住院号:148723。患者于1996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语言构音不清。经诊断为重症肌无力。长期服强的松、溴新斯的明及中药治疗。2002年6月2日因感冒发热,咳嗽痰涎,诱发呼吸困难,吞咽不利,四肢无力加重,于6月8日急诊入广州某医院重症监护室,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新斯的明、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病情仍无好转。再使  相似文献   
17.
杨晓军  邝卫红 《陕西中医》2006,27(9):1108-1109
目的总结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方法整理老师相关医疗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进行归纳、梳理。结论其治疗胃痛的经验为审证求因,把握病机,分清类型;胃、咽兼顾治疗;承古知新,中西结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经。研究生教育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顺应时代进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要举措。本文分析中医药院校进行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并就加强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干预铁死亡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整合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获取铁死亡的作用靶点,以类药性≥ 0.18为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中筛选出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及中药,并构建靶点-化合物、化合物-中药、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借助在线分子对接平台(Systems Dock Web Site)将度值前4的靶点与候选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预测结果及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化合物靶点组合。通过查询各中药的性味归经等信息,对中药进行规律分析。结果 共获得65个铁死亡的作用靶点,15个可匹配到候选化合物的靶点,收集到35个候选化合物,301味中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靶点网络中涉及的药物靶点结合活性较佳,并挖掘出与度值前4靶点相关的潜在新组合72个,其中3个对接得分高于化合物-靶点网络已有组合。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可干预铁死亡的中药药味以苦、辛为主,药性以寒居多,主要归肝、肺二经。结论 本研究较系统地探讨了中药干预铁死亡的物质基础,总结了铁死亡相关中药的一般规律,为今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开发铁死亡干预药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汤剂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等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7篇,涉及方剂172首,药物220味,共计2211药次。220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9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物累计频率达62.596%;使用频数30的药物共20味,按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为茯苓、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柴胡;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平、温,寒性和微寒药物累计频率达40.74%;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苦、甘及微苦、微甘累计频率达62.94%。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将扶正和抗癌有机结合,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常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