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采用双源CT评价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移植物及血管变化的特点。对39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的双源CT血管成像图像进行分析。发现39例患者术后均无支架断裂及移位,术后内漏15例(Ⅰ型12例、Ⅱ型2例、不明原因1例),17例假腔大量血栓形成,1例支架段假腔完全吸收。术前15例肾灌注异常病例,术后肾灌注改善9例,并且越靠近原发破口封堵部位,其血管重塑情况越明显。因此,双源CT血管成像可准确评价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移植物情况及血管的解剖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42.
对45例未治疗的纵隔淋巴结结核病例在多层螺旋CT(MSCT)上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征及解剖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5例患者中,80%增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38%形成"多房样"征象。增大淋巴结的中心部分的△CT(增强时的CT值-平扫时的CT值)平均为(15±12)HU,边缘部分的△CT平均为(27±16)HU,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纵隔淋巴结结核常优势的累及4R(87%)、2R(76%)、7(73%)、10R(62%)、4L(51%)。MSCT能显示其强化特征及优势解剖分布,对纵隔淋巴结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在分娩后肝炎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后,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检验系统收集慢性HBV感染孕妇分娩时、分娩后6、24、36和48周时的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检查, 并收集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种类和停药时间。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孕妇533例, 所有患者年龄(29.5±3.7)岁, 共有408例为了母婴阻断在怀孕期间服用抗病毒药物, 分娩时服用药物患者和未服用药物患者分娩时的丙氨酸转氨酶(ALT, z ?=?-1.981, P ?=?0.048)、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z ?=?-3.956, P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丹参破壁饮片物理属性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建立丹参破壁饮片的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15个物理指标[D90(颗粒累积分布达90%时所对应的粒径),粒径分布范围,粒径分布宽度,松密度,振实密度,颗粒间空隙率,卡尔指数,比表面积,孔体积,休止角,平板角,豪斯纳比,明暗度L~*,红绿色度a~*,黄蓝色度b~*]来表征丹参破壁饮片的质量属性和构建其物理指纹图谱。以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年份生产的11批丹参破壁饮片(S1~S11)进行质量评价,找出样品批间差异性指标。结果:丹参破壁饮片的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测定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良好。10批大生产样品(S1~S3,S5~S11)的物理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85,但样品S4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仅0.488;不同批次样品的物理属性指标有一定差异,其特征性差异指标分别为颗粒间空隙率、比表面积、孔体积、卡尔指数、粒径分布宽度、明暗度L~*和黄蓝色度b~*。结论:该方法可较为全面地评价丹参破壁饮片的物理质量属性,可反映药材本身物质基础差异或生产工艺对丹参破壁饮片成品物理性质的影响,从物理状态层面评价产品批间的质量一致性,为新型中药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国家。HBV感染后,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病毒,机体免疫耐受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CHB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治疗CHB的一线药物,具有提高功能性治愈率、可安全停药、实现持续的非治疗性免疫反应、降低肝癌发生率及避免耐药的发生等优势,可延缓CHB患者病程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从IFN的作用机制、优势、治疗模式、治疗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高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所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炎症。脂肪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内分泌器官,在肥胖慢性炎症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针刺作用脂肪组织治疗肥胖炎症反应,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却少有文章论述。因此文章以SIRT1-NF-Κb-巨噬细胞极化-细胞炎症因子为主线,分别论述针刺对脂肪组织细胞因子、巨噬细胞极化及脂肪组织SIRT1介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后续肥胖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ALT正常且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人群的肝炎发生情况及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临床注册号为NCT04032275。回顾性选取2008年10月—2015年5月ALT正常、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183例,根据其肝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肝炎组和无肝炎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因素,使用逐步后退法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约登指数分析截断值。结果 肝炎组37例(20.2%),无肝炎组146例(79.8%),肝炎组的男性比例低于无肝炎组(45.9%vs 68.5%,χ2=6.508,P=0.011)、AST高于无肝炎组[24(21.25~35.55) U/L vs 21.2(18.08~24.65) U/L,Z=-3.344,P=0.001]、HBsAg log值低于无肝炎组[4.4(4.28~4.49) vs 4.46(4.4~4.74),Z=-...  相似文献   
48.
邓雯  周鑫  袁幼红 《当代医学》2021,27(34):85-87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应用于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MM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5例新生儿MMA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55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串联质谱检测C3、C3/C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比较两组C3、C3/C2、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C3、C3/C2、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水平分别为[(7.18±1.92)μmol/L、(0.89±0.35)、(6.78±1.25)、(11.36±3.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1.03)μmol/L、(0.14±0.1)、(2.30±0.09)、(0.2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串联质谱中C3及C3/C2对新生儿MM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883,高效液相色谱中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对新生儿MM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992,诊断效能较为理想;联合诊断对新生儿MM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C3、C3/C2、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在新生儿MMA患儿中明显升高,联合串联质谱、高效液相色谱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对机体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表达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IL-17、sICAM-1及MMP-12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h17、Treg细胞等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IL-17、sICAM-1及MMP-12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果117例患者31例发生术后感染(26.5%),共分离病原菌38株,革兰阴性菌24株(63.2%)、革兰阳性菌13株(34.2%)、真菌1株(2.6%)。感染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IL-17、sICAM-1、MMP-12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IL-17、sICAM-1及MMP-12术后感染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67、0.742(P<0.05)。 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可致机体Th17/Treg失衡,引发自身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引起血清IL-17、sICAM-1、MMP-12水平升高,血清IL-17、sICAM-1、MMP-12检测可作为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0.
该文以当归破壁饮片的工艺中间体当归破壁粉为研究对象,以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丁烯基苯酞)、物理指纹图谱(D90、粒径分布范围、粒径分布宽度、松密度、振实密度、颗粒间孔隙率、卡尔指数、比表面积、孔体积、休止角、豪斯纳比、干燥失重及吸湿性)表征当归破壁粉的质量属性;以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构建基于中药QbD"四全模式"--全息分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当归破壁粉进行质量评价,找出差异性指标。该质量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全面的评价当归破壁粉质量属性,可用于不同来源或不同工艺破壁粉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为中药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